编者按
DeannaTeoh博士是美国威斯康辛医学院妇产科学家,其主要兴趣是妇科恶性肿瘤、微创外科技术和临床试验。在日前召开的第51届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上,《肿瘤瞭望》向Teoh博士请教了她眼中妇科肿瘤领域在本届ASCO会议上的热点和未来的方向。
在Teoh博士看来,今年ASCO会议上妇科肿瘤领域的兴奋点很多,特别是在生物标志物指导治疗方面的进展。因为妇科肿瘤包括宫颈癌、卵巢癌和子宫癌等多种类型的肿瘤,很难找到一个能适用于各方面的标志物,因此一直以来,在妇科肿瘤生物标志物方面的研究落后于其他领域。而这次会议传递给大家这样一个信息:生物标志物可帮助确定妇科肿瘤的治疗方案,帮助靶向治疗的开展,并确定最可能从靶向治疗中获益的人群。Teoh博士以PARP抑制剂为例进一步解释,一些研究者回过头去对这个老生物标志物进行研究,观察哪些患者能从贝伐珠单抗治疗中获益,而另一些研究者则寻找新的靶标。进入研究者视线的不仅有BRCA胚系突变,还有所谓的BRCA样肿瘤。这些不同类型的肿瘤对应着可能从靶向治疗中获益的患者。
“因此,我们必须记住,妇科肿瘤不是一种肿瘤。除此之外,我们还需要观察生物标志物,根据肿瘤的生物学而不是肿瘤类型来治疗疾病。我想未来我们还会有持续发展。”
老年肿瘤患者的管理也是本次会议上的热点之一。Teoh博士认为,对于无法耐受高强度治疗的老年患者,临床医生不能只盯着代表年龄的那几个数字,而是要
Teoh博士建议对患者的基线功能状态和共病进行仔细评估,并充分了解患者的需求和治疗目标,了解患者是希望接受更积极的治疗,以获取更长时间的存活,还是选择温和的姑息治疗,以保证更好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尊严。
在采访中,作为微创外科专家,Teoh博士还介绍了妇科恶性肿瘤微创外科技术方面近来最重要的进展,即前哨淋巴结定位在宫颈癌活检和子宫内膜癌中的应用。“通过这些技术,我们有望在获得同样的诊断信息和预后信息的同时,降低如淋巴水肿等副作用的风险——这些副作用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明显影响。”
(来源:《肿瘤瞭望》编辑部)
版权属《肿瘤瞭望》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之内容须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肿瘤瞭望》”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