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世界是讲常识的。什么是常识?比如地球绕着太阳转,一年分四季,吃多了会撑,*现在的妻子是Angelababy……再比如,人是人他妈生的,妖是妖它妈生的,打雷下雨是要收衣服的,冬天是要穿秋裤的,《在木星》是朴树唱的,得病是需要治疗的……
但是现在,有人告诉你,得病是不需要治疗的。而且,这种病还是一种听起来很凶猛的疾病——癌症,那么你会做何感想?是不是觉得这个人是骗子?或者根本不屑一顾,一笑而过……
一一般来说,听到这种说法,走过、笑过最好不要错过。因为这种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说法背后,都有一个“惊人理论”作支撑,所谓不破不立,我们先来看看这个理论的“真面目”。
《南方周末》今年8月刊发了一篇长文,标题就叫《无需治疗的癌症》,文中谈到了两个结论,国科君在这里介绍一下:
年12月,美国国立卫生院(NIH)召集全球泌尿科肿瘤专家,举行了一个关于前列腺癌治疗中如何进行有效合理的“积极观察”的专家讨论会。会议的结论是:对美国前列腺患者的数据进行分析后,专家认为前列腺癌不需要治疗,只需积极观察即可。
一什么叫积极观察?专家的说法比较拗口,国科君简单粗暴点说就是,对前列腺癌患者不采取手术、放化疗等等侵入性的治疗,只采取保守的密切观察。当然,如果病情发展到不可控制,那就再说。
听起来是不是觉得专家有点“砖家”,先别忙着做判断,再来看看下面一项研究:
今年7月,在著名的《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上发表了一篇来自加州大学旧金山校泌尿科的临床报告,题目为“年至年间,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的治疗趋势”。简单来说,这个报告研究发现,美国的低风险前列腺患者没怎么接受常规治疗,只是观察,结果治愈率却不断提高——“只是观察”癌症就好了。美国真是一个神奇的国家啊。
其实不仅仅是美国,在这方面,欧洲有些国家更厉害。比如瑞典年的数据显示,极低风险前列腺癌患者在该国有78%选择了积极观察,而低风险的患者有59%做出了这个选择。
一前列腺癌真是不用治了,这是为什么呢?原来是基因检测决定的。
英国《卫报》网站年2月的报道说:科学家通过基因检测技术,能够识别致命的前列腺癌基因突变,患者一生都处在被监控状态,对于相对安全的患者,则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治疗。
报道提到了伦敦肿瘤研究所的一项研究。这个研究所的科学家从家族患有前列腺癌的家庭中筛选出一些男性,在他们的基因中确定了14个可以预测致命疾病的突变,发现出现这些突变的男性更有可能患上其他重病。此研究结果已发表在英国《癌症》杂志上。
也就是说,如果男性具有14个突变基因中的任何一个,则极有可能患有高级侵入型前列腺癌,癌细胞会侵入淋巴或其他身体部位,患者最终会不治身亡。
一这表明,通过基因检测这些突变,可以筛选出患有严重前列腺癌的男性,进行积极治疗,而那些没有检测出突变基因的患者,一般来说,患的是风险较低甚至极低的前列腺癌,选择积极观察便是上策。这就回答了前面提到的美国和瑞典的前列腺癌患者,大比例采取“积极观察”而非“积极治疗”的疑问了。
这里顺便还要提一下,最近发表在《甲状腺》(Thyroid)杂志上的一项针对低风险乳突状微小癌(一种甲状腺癌)的研究显示,对患者进行立即手术和主动监测的肿瘤学预后十分相似。相比于主动监测,立即手术不利事件发生率明显更高。研究人员推荐将主动监测作为低风险乳突状微小癌患者的最佳选择。
说了这么多,无非是想说,某些前列腺癌、甲状腺癌患者可以“无需治疗”,仅需要“积极观察”,但前提是得进行基因检测,确定到底是高风险癌,还是低风险癌,然后再进行选择,如果是高风险患者,积极治疗是绝对必须的。
换言之,基因检测提供的是精准医疗的依据,让患者可以有的放矢,以自己健康利益最大化为出发点,做出最科学的治疗选择。
一在这个文章的最后,国科君来几点温馨提示:
一是不要谈癌色变。记住即使患有前列腺癌、甲状腺癌,也有“积极观察”这一选项,积极观察不等于放弃治疗,重要的事情标记粗了。
二是定期、及时进行早检,尤其是基因检测。当然,不仅是前列腺癌、甲状腺癌,其他癌症都可以通过基因检测进行风险防控,精准、理性地对自己的健康进行管理。
三是相信科学。人类暂时没有发现比科学更靠谱的体系和系统。
最后,呈上一张图示:(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