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春节,新冠病毒席卷中国,对广大人民的生活、工作等方面造成了严重冲击,在抗击新冠肺炎期间,头颈肿瘤患者及家属面临如何平衡就医感染风险与延期就医疾病进展风险的抉择,如何更好的进行自我防护也是他们需要直面的问题。本期我们特别邀请医院李志铭教授为大家“云支招”,以期平稳过渡、共克时艰。
专家简介我们从患者的问题中挑选了最具代表性的几条,整理如下:
问题1关于复查:疫情期间,头颈肿瘤患者可否延期复查?哪些类型的患者的诊疗会受疫情影响?
因为头颈部肿瘤的病理类型很多,不同病理类型发展速度不一样。而头颈部肿瘤需要综合治疗,比如:手术、放疗、化疗,因此需要多学科协作。在疫情当下,挑战会更大,请会诊、MDT会变难,但还是要帮患者尽量解决问题。总体而言,病情比较平稳、发展速度较慢的可以适当延期复查,患者可通过网络平台接受专业指导;如果有些症状网上无法描述清楚、医院处理;出现紧急的问题,如:出血,医院处理。是否需要延期复查,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与治疗目标。根治性治疗,即通过一些治疗可完全治好的,需要积极治疗,医院复查;姑息性治疗,一般通过温和简单的方法处理延缓病情,等疫情好医院进行更加积极的治疗。
目前,疫情逐渐得到控制,已经逐步复工,医院已经逐步恢复患者收治量。预防传染是肿瘤患者需要重视的问题。
总体来说,针对不同情况不同对待。疫情期间更加考验临床医生与患者的沟通情况。
问题2关于化疗时间:疫情期间无法按期回院化疗的患者,医院继续原方案治疗,还是延期14或21天再回院治疗?
特别早期的头颈癌是可以不化疗的;局晚期头颈癌往往考虑先给予诱导化疗、新辅助化疗,之后再进行放疗、同期放化疗或手术;远处转移的头颈癌一般选择姑息性化疗。因此需要根据治疗目标来判断。对于根治治疗,需要按照原来的计划,与主管医生沟通好进行治疗,延期化疗可能会影响化疗的近期效果,是否影响远期效果还未知,而且可以用口服药物维持。疫情期间制定化疗方案需要与主管医生多沟通。
问题3关于化疗方案:疫情当前,头颈部肿瘤的化疗选择与平时会有什么不同?门诊化疗是否可以减少患者的感染风险?
现在方案的选择需要考虑两个方面:1.患者便利度;
2.治疗毒副反应,如果药物的骨髓抑制或感染发生率很高,则免疫功能低的患者会受到影响;所以如果有口腔粘膜毒性,口腔产生创伤、伤口、溃疡,而新冠病毒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所以会对患者产生影响。
所以化疗方案的选择与往日有所不同,疫情期间往往会采用方便患者的方案,如三周方案;同时会选择毒性较低的药物,如:不引起严重的骨髓抑制,不引起血小板过低。
现阶段,门诊化疗相对简单,更具优势。但在门诊化疗,仍需要注意做好防护,比如限制人数、间隔就坐等。
问题4关于方案优化:如何对化疗方案进行优化,从而降低患者的感染风险?以紫杉醇类药物为例,是否有优选方案,及选择依据是什么呢?
普通紫杉醇、多西他赛、白蛋白紫杉醇都是属于紫杉类药物,紫杉类药物对头颈癌的治疗非常重要。普通紫杉醇需要借助有机溶剂蓖麻油,因此可能发生多种不良反应,其中过敏反应最为严重,患者一旦发生超敏反应,后果极其严重;多西他赛的溶剂不是蓖麻油,但需要预处理(提前用地塞米松,减少水钠潴留),它的骨髓抑制会比较重,感染风险与对皮肤黏膜损伤风险均较大;相对而言,白蛋白紫杉醇采用了与白蛋白结合的独特剂型,无需使用蓖麻油,30分钟可以完成注射,使用相对更加便捷。
疫情期间方案的优化:1.选择短平快的治疗方法,减少患者的在院时间;2.选择安全、低毒、高效的治疗方法
问题5关于居家防护:您对患者生活饮食方面或者居家保健运动有什么建议?
居家需要做好隔离与防护,化疗之后监测仍需进行(如白细胞、血小板)。现阶段没有平时监测方便,所以在制定方案时,主管医生要综合评估患者的药物耐受情况、药物耐受剂量以及配合便捷的方案。
饮食方面,需要保证必要的新鲜蔬菜、水果及肉食摄入。
目前国内疫情已经控制较好,现阶段多为境外输入病例,还需要注意防护。
最后,非常感谢李志铭教授在疫情期间为广大头颈肿瘤患者网络答疑提供专业的建议,同时也给患者们带来信心,相信所有医生一直在和他们一起战斗,等待疫情过后再相见
●e肿会●
●来自专业的智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