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mutBrand,KatrinSinger,GudrunE.Koehl,etal.LDHA-AssociatedLacticAcidProductionBluntsTumorImmunosurveillancebyTandNKCells.Cellmetabolism.CellMetabolism24,–,November8,aElsevierInc.
肿瘤细胞葡萄糖代谢加速,即所谓的Warburg效应,是基于葡萄糖转运体(GLUT1)和糖酵解酶如乳酸脱氢酶A(LDHA)的上调,这是丙酮酸转化为乳酸的必要条件。糖酵解需要通过单羧酸转运体(MCT3)从细胞中持续输出乳酸,MCTs协同运输乳酸和质子。结果,乳酸和质子在肿瘤环境中积累。在原发性人类肿瘤中,乳酸水平高与远处转移的发生率相关,LDHA水平与肾细胞癌的大小和临床分期相关。基于这些数据,肿瘤细胞糖酵解的增加似乎促进了它们的生长、转移和进展。在不同的小鼠模型中研究了乳酸产量增加、肿瘤生长和转移的关系。LDHA的衰减或破坏导致肿瘤生长减少,作者将致瘤性的降低归因于肿瘤细胞在缺氧条件下生长的能力受损或LDHA对肿瘤起始细胞的重要性。肿瘤来源的乳酸在体外抑制单核细胞和T细胞的分化和活化。因此,乳酸的促肿瘤作用可能与乳酸的免疫抑制作用有关。有关文献证实乳酸调节促肿瘤细胞因子白介素23(IL-23)的表达和分泌,与这一假说相一致。此外,另有报道称,携带LDHA缺失肿瘤的小鼠脾脏中骨髓来源的抑制细胞(MDSCs)数量减少。最近,有研究发现乳酸通过诱导缺氧诱导因子1α促进M2型巨噬细胞的发育。这些结果清楚地表明糖酵解和肿瘤来源的乳酸不仅对肿瘤生长本身,而且对肿瘤环境中免疫细胞平衡的重要性。在这里,作者研究了乳酸诱导的改变如何改变抗肿瘤免疫反应。作者描述了在肿瘤环境中肿瘤来源的乳酸和免疫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
1.人类和小鼠黑色素瘤呈现Warburg表型
有研究显示,免疫表达特征可作为转移性黑色素瘤患者的预测因子。使用这个数据集,作者发现在这些患者中LDHA的表达和生存率呈负相关(Figure1A)。此外,有研究显示高LDHA表达与低CD3d表达相关,表明乳酸对T细胞浸润有负面影响。为了明确LDHA的表达是否与乳酸水平的升高有关,作者对不同阶段的黑色素和邻近的健康皮肤进行了生物发光分析。与原发性黑色素瘤和健康皮肤相比,皮肤转移瘤的乳酸水平显著升高。此外,在侵袭性原发性黑色素瘤和转移瘤中,葡萄糖水平显著降低。并且,高乳酸和低葡萄糖水平在少数患者中重叠(Figure1CandTS1)。作者推测黑色素瘤是研究肿瘤糖代谢与免疫细胞浸润关系的良好模型,利用与LDHA互补的shRNAs降低LDHA在SIY小鼠黑色素瘤细胞中的表达。使用的是小白鼠黑色素瘤细胞(LDHALow),以未转染的细胞或转染了非特异性的、杂乱的shRNA的细胞作为对照。与对照组相比,LDHALow1和LDHALow2克隆的LDHAmRNA和LDHA蛋白水平降低(Figure1D)。由于LDHA与乳酸脱氢酶B(LDHB)的相对丰度决定了四聚乳酸脱氢酶复合物的酶活性,作者也分析了LDHB的表达。在体外的LDHALow克隆中,LDHB的mRNA水平明显上调,而蛋白水平没有上调(Figure1E)。相反,所有克隆表达的GLUT1mRNA水平相似(Figure1F)。为了测定乳酸脱氢酶的酶活性,作者分析了细胞上清液中的乳酸,与预期一样,LDHALow肿瘤克隆在体外分泌的乳酸明显低于对照细胞(Figure1G)。为了确定这些克隆在体内是否表现出稳定的表型,作者将1x10*5个肿瘤细胞皮下注射到免疫活性C57BL/6小鼠体内。LDHALow肿瘤中LDHAmRNA水平低于对照组,但GLUT1mRNA未见改变。此外,LDHBmRNA表达仅在LDHALow2肿瘤中降低(Figure1H-1J)。作者使用定量生物发光成像来确定单独肿瘤冷冻切片中葡萄糖和乳酸的分布,LDHALow肿瘤中葡萄糖和乳酸水平较低(Figure1Kand1L)。接下来,作者通过测定吲哚胺2,3-双加氧酶1和2(ido1和ido2)、环氧合酶1和2(cox1和cox2)、Arg1和Nos2的表达,研究糖酵解的衰减是否也会影响其他参与肿瘤生长控制和免疫逃逸的代谢途径。在肿瘤裂解液中,作者发现LDHALow和对照肿瘤中这些基因的表达没有显著差异(FigureS1A-F)。因此,LDHA敲低所构建的肿瘤细胞表型稳定,对其他代谢途径没有影响。
2.在低乳酸水平的肿瘤中,T细胞和NK细胞控制肿瘤生长
糖酵解限制对抗肿瘤免疫的影响尚不清楚,因此,作者研究了体内及体外条件下,LDHALow和对照组细胞的生长水平。除LDHALow1外,所有克隆在体外增殖相似(Figure2A);细胞周期分布无差异(FigureS2A)。LDHALow细胞的增殖可能与线粒体含量和活性的增加有关(FigureS2BandS2C)。对13C标记葡萄糖的代谢分析显示LDHA沉默增加了进入三羧酸循环代谢物的通量(FigureS2D)。与此同时,在LDHALow克隆中,与ATP产生相关的耗氧量增加,而寡霉素严重抑制了其增殖,这表明低乳酸而非高乳酸克隆的增殖依赖于氧化磷酸化(OXPHOS)(FigureS2EandS2F)。然而,两个克隆似乎都依赖谷氨酰胺,因为缺乏谷氨酰胺会导致增殖下降(FigureS2F)。在C57BL/6小鼠中注射1x10*6LDHALow或者对照组肿瘤后,肿瘤以相似的速率生长(Figure2B)。为了支持假设,并且由于肿瘤细胞的减少可以控制肿瘤的生长,作者注射了1x10*4LDHALow细胞的小鼠中,在第18天时有90%的小鼠没有肿瘤,而注射了对照组细胞的小鼠在此之前有70%出现了肿瘤(Figure2C)。为了分析肿瘤免疫细胞浸润,作者给小鼠注射了1x10*5个肿瘤细胞,发现来源于LDHALow细胞的肿瘤生长速度比来源于对照细胞的肿瘤生长速度慢,且肿瘤生长没有性别差异(Figure2D)。为了研究淋巴细胞和\或NK细胞是否影响肿瘤生长,作者将1x10*5个肿瘤细胞注射到免疫缺陷的Rag2-/-小鼠中(缺乏B细胞和T细胞)和Rag2-/-γc-/-小鼠(缺乏B细胞、T细胞和NK细胞)中。免疫功能正常小鼠和免疫缺陷小鼠的肿瘤生长情况相似,说明T细胞和NK细胞都不能抑制高乳酸分泌肿瘤的生长(Figure2E)。相反,在Rag2-/-小鼠中,LDHALow肿瘤显示加速生长(Figure2F)。在Rag2-/-γc-/-小鼠中淋巴细胞和NK细胞的缺失完全消除了LDHALow与对照组肿瘤的生长差异(Figure2E和2F)。这些结果表明,在LDHALow中,T细胞和NK细胞可以控制生长,但不能控制B16、SIY肿瘤。接下来作者将分析扩展到另一个肿瘤系统,在胰腺腺癌细胞系Panc02-H7中敲除LDHA(Figure2G),乳酸产量明显下降(Figure2H),体外增殖类似(Figure2I)。相比之下,注射LDHA敲除细胞(pan-ldhanull)与对照组相比,C57BL\6小鼠的肿瘤发展明显延迟和减少(Figure2J)。体外分析显示,pan-ldhanull细胞对OXPHOS有很强的依赖性(FigureS2GandS2H)。
3.与对照组相比,LDHALow肿瘤中细胞毒性效应细胞数量增加
作者使用流式细胞术分析了细胞注射到小鼠体内后,在不同时间点分离出的1x10*5LDHALow肿瘤细胞或对照细胞中产生的免疫细胞(Figure3A)。使用泛白细胞标记CD45,作者发现大约5%的细胞被分析为造血细胞。并没有观察到肿瘤大小和浸润性白细胞数量之间的关系(Figure3B)。然而,在C57BL/6中生长的LDHALow肿瘤中(Figure3C),CD45+免疫细胞比例高于对照组,但Rag2-/-小鼠中生长的肿瘤中无此现象(Figure3D)。此外,测定免疫细胞浸润成分及髓系细胞、NK细胞、T细胞相对于CD45+细胞总数的百分比。发现髓系细胞(CD11b+)和髓系抑制细胞(MDSCs,CD11b+Gr-1+)在所有肿瘤中均大量存在。当肿瘤大小达到mm3时,骨髓细胞的百分比与肿瘤大小无关(Figure3E)。在Rag2-/-和C57BL/6小鼠中,对照组肿瘤中检测到CD11b+髓系细胞的频率高于LDHALow肿瘤,表明乳酸的产生促进了髓系细胞的浸润(Figure3Fand3G)。更大比例的MDSCs只在Rag2-/-小鼠肿瘤中检测到(Figures3H–3J)。骨髓细胞在人和小鼠肿瘤进展中积累,限制效应细胞如NK细胞和T细胞的抗肿瘤免疫反应。因此,作者研究了NK1.1+和CD3+细胞在不同肿瘤类型中的数量。此外,NK细胞浸润与肿瘤大小无相关性(Figure3K)。然而,与对照组相比,C57BL/6和Rag2-/-小鼠生长的LDHALow肿瘤NK细胞数量增加(Figures3Land3M)。此外,作者观察到T细胞浸润与肿瘤大小没有相关性,但在C57BL/6小鼠生长的LDHALow肿瘤中T细胞数量增加(Figures3Nand3O)。LDHALow肿瘤中CD3+CD8+T细胞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而CD3+CD4+T细胞的水平无变化(Figures3Pand3Q)。在C57BL/6小鼠Panc-Ldhanull肿瘤中,作者也观察到与Panc-Ldhahigh肿瘤相比CD3+T细胞呈上升趋势(Figure3R)。此外,NK1.1+细胞显著富集,而骨髓细胞未见变化(F3S和未显示的数据)。表明肿瘤乳酸水平和肿瘤浸润免疫细胞的局部组成之间的联系。由于肿瘤表达高水平的LDHA调节荷瘤小鼠脾脏的免疫细胞浸润和分化,作者分析了荷瘤C57BL/6小鼠血液和脾脏中的髓系和淋巴样细胞。荷瘤小鼠血液中骨髓细胞和NK细胞均多于正常小鼠,而荷瘤小鼠血液中CD3+T细胞数量明显减少(FigureS3AandS3D)。在脾脏免疫细胞中观察到类似的趋势(FigureS3EandS3H)。
4.乳酸会损害肿瘤浸润T细胞和NK细胞的细胞因子的产生
由于T细胞丰度本身并不能说明T细胞的抗肿瘤效力,作者研究了肿瘤浸润T细胞的功能性作用。qRT-PCR分析显示,与生长于C57BL/6小鼠的对照组肿瘤相比,LDHALow肿瘤裂解物中干扰素γ(Ifnγ)mRNA的平均水平显著更高(Figure4A)。在免疫缺陷的Rag2-/-小鼠中观察到类似的趋势(Figure4B)。相比之下,在C57BL/6小鼠中,LDHALow中肿瘤坏死因子(Tnf)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α(Vegfa)的mRNA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FigureS4AandS4B)。作者发现的CD8+T细胞产生的IFN-γ颗粒酶B比例在LDHALow肿瘤明显高于对照组肿瘤(Figure4Cand4D),而肿瘤类型之间没有观察到IFN-γ+CD4+和IL-17+CD4+T细胞数量的显著差异(FigureS4CandS4D)。与对照组相比,LDHALow肿瘤中NK细胞中IFN-γ和颗粒酶B的表达也有所增加(Figure4Eand4F)。
5.乳酸对T细胞和NK细胞的功能和存活有抑制作用,而对其钠盐没有抑制作用
小鼠黑色素瘤细胞中LDHA的敲除显著降低了由这些细胞生长的肿瘤中乳酸的水平(Figure1Kand1L),并且乳酸已被证明影响IFN-γ、IL-2和颗粒酶B在培养的人T细胞中的表达。作者在体外研究乳酸是否也抑制小鼠T细胞和NK细胞中细胞因子的表达,在乳酸、乳酸钠或15mM乳酸(pH6.4)酸化的情况下刺激小鼠CD8+T细胞和NK细胞,并用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内IFN-γ和IL-2,发现乳酸降低了IFN-γ在蛋白和mRNA水平的表达(Figure5Aand5B)。因为15mM乳酸已经完全阻断了IFN-γ的产生,所以NK细胞更容易受到乳酸的影响(Figure5A)。单独酸化也会减少细胞因子的产生,但与15mM乳酸相比程度要小一些。相比之下,乳酸钠没有影响(Figure5A)。较高水平的乳酸(20mM)或相应的酸化(pH5.8)诱导T细胞凋亡,而与Bcl-2的表达水平无关(Figure5C)。NK细胞也有类似的结果(FigureS5A)。乳酸并没有调节活化的CD8+2CT细胞的活化或衰竭标记物的表达,而是在未活化的CD8+T细胞活化过程中抑制了CD25的上调(FigureS5B)。作者使用SIY特异性的CD8+2CT与LDHALow和对照B16、SIY共培养,检测IFN-γ和IL-2的表达,,发现CD8+2CT细胞与对照肿瘤细胞培养后IFN-γ和IL-2表达水平降低(Figure5D)。肿瘤细胞与IFN-γ预孵育,以上调MHCI表达,使SIY特异性T细胞能够更好地识别。作者在这些培养物中检测到较高水平的细胞因子,而且LDHALow和对照的共培养物之间仍然存在可检测的差异(Figure5E)。这些数据表明,高水平的乳酸阻止小鼠CD8+T细胞和NK细胞表达IFN-γ。黑色素瘤细胞分泌乳酸和质子似乎降低了效应因子T细胞和NK细胞的比例(Figure3Pand3L),以及它们产生的抗肿瘤细胞因子IFN-γ(Figure5Aand5B),这可能促进了肿瘤的免疫逃避和生长。
6.乳酸引起的细胞内酸化扰乱了NFAT的表达
基于对人T细胞的研究结果,作者假设CD8+T细胞摄取乳酸导致细胞内酸化,因此,将小鼠CD8+T细胞在HCl存在下与13C1标记的乳酸钠孵育以模拟乳酸条件,并测量细胞内13C1乳酸水平。与人类T细胞相比,小鼠T细胞显示了13C1-乳酸的摄取,但在单羧酸转运蛋白1(MCT1)抑制剂的预孵育下,其抑制效果不佳(Figure6A)。13C1-乳酸的摄取伴随着细胞内未标记乳酸的积累,这表明细胞外的高乳酸水平干扰了CD8+T细胞内乳酸的流出。由于乳酸与质子一起运输,作者测量细胞内酸化。CD8+T细胞暴露于乳酸剂量依赖性地降低细胞内的pH值(Figure6B)。T细胞和NK细胞的细胞内酸化与ATP水平下降平行,表明能量代谢受损(Figure6Cand6D)。然后,作者分析了参与IFN-γ转录的信号通路和转录因子,如活化T细胞的核因子(NFAT)和NF-kB蛋白。NFAT除了被钙调神经磷酸酶激活外,还在T细胞激活过程中mRNA和蛋白水平上调。在T细胞和NK细胞中,乳酸或HCl在激活过程中抑制了NFAT的上调(Figure6Eand6F),而作为NF-kB激活的先决条件的IkB降解没有改变(FigureS6A)。乳酸也引起磷酸化AKT和P38MAPK的轻度下降(FigureS6BandS6C)。这些数据表明,抑制NFAT主要响应IFN-γ在T细胞和NK细胞中的表达抑制。
7.IFN-γ是Ldhalow肿瘤免疫控制所必需的
由于LDHALow肿瘤浸润的IFN-g+CD8+T细胞和NK细胞比正常肿瘤多(Figure4Cand4E),作者推测LDHALow肿瘤的生长是通过IFNγ产生的T细胞和/或NK细胞来调控的。在这种情况下,免疫细胞IFN-γ的不表达将减轻LDHALow与对照肿瘤之间的生长差异。作者将1x10*5LDHALow和对照组细胞注入C57BL/6小鼠和Ifng-/-的C57BL/6小鼠,比较细胞系肿瘤的生长情况。同样,在C57BL/6小鼠中,LDHALow与对照组细胞的肿瘤生长有显著差异。这种差异在IFN-γ小鼠中完全消失了。事实上,缺失IFN-γ基因的C57BL/6小鼠中LDHALow肿瘤的生长速度比C57BL/6小鼠快,而对照组肿瘤的生长没有变化(Figure7A)。这些发现表明IFN-γ在LDHALow肿瘤的免疫监测和生长控制中的潜在作用。IFN-γ是一种多效细胞因子,对宿主细胞和肿瘤细胞有不同的作用。它能直接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同时调节基质细胞的功能和活化。为了区分IFN-γ对肿瘤细胞的直接影响及其对肿瘤间质的影响,作者将1x10*5LDHALow或控制表达IFNGR1受体1(IFNGR1)的肿瘤细胞注射到Ifngr1-/-小鼠中。在这种条件下,小鼠基质细胞分泌的IFN-γ只能直接作用于注射的肿瘤细胞,而不能作用于宿主细胞。与IFN-γ小鼠一样,Ifngr1-/-小鼠中LDHALow和对照组肿瘤的生长速率相似。这表明IFN-γ通过作用于肿瘤环境中的细胞间接调节肿瘤的生长(Figure7B)。在高糖酵解性肿瘤中,肿瘤浸润CD8+T细胞中的颗粒酶B表达减少(Figure4D)。颗粒酶B和穿孔素是T细胞和NK细胞的细胞毒性活性所必需的。因此,将1x10*5Ldhalow和对照肿瘤细胞注射到缺失穿孔素的小鼠(Pfp-/-小鼠)中,监测肿瘤生长。出人意料的是,与Ifng-/-小鼠不同,Pfp-/-小鼠中Ldhalow和对照组肿瘤生长的差异显著(Figure7C)。这一结果表明,LDHALow肿瘤生长的抑制不是由T细胞的穿孔素依赖的细胞毒活性导致的。基于这些结果,作者认为LDHALow肿瘤生长的降低可能部分与NK细胞的细胞毒性作用有关,因为IFN-γ对NK细胞的活化和抑制肿瘤生长具有重要作用。Ifnγ-/-和Ifnγ1-/-小鼠肿瘤中NK细胞的比例明显小于C57BL/6小鼠(Figure7D),与健康的C57BL/6小鼠相比,荷瘤Ifnγ-/-小鼠脾脏NK细胞数量在对照组下降,而在LDHALow肿瘤中没有下降(FigureS7A)。相反,在C57BL/6、Ifnγ-/-和Ifnγ1-/-小鼠的LDHALow肿瘤中,骨髓细胞的数量没有显著差异。然而,与健康的C57BL/6小鼠相比,IFNγ小鼠脾脏中有骨髓抑制细胞富集的趋势(FigureS7B和S7C)。Ifnγ-/-和Ifnγ1-/-小鼠与C57BL/6小鼠相比,Ifnγ-/-和Ifnγ1-/-小鼠的LDHALow肿瘤中检测到更高水平的CD8+T细胞,但与敲除小鼠相比,C57BL/6小鼠LDHALow肿瘤中CD25+CD8+T细胞的激活率明显更高(F7E和7F)。因此IFN-γ在小鼠T细胞激活和NK细胞招募中显得很重要。为了将其患者数据相关联,作者分析了皮肤黑色素瘤转移的免疫浸润,与相邻的健康组织相比,其表现出高乳酸水平(Figure1B)。两个组织都被大量的T细胞浸润。然而,只有健康的邻近组织显示出激活的CD8+和CD25+T细胞,这表明乳酸水平可能也参与了人类黑色素瘤的免疫抑制(Figure7G)。数据库分析(TCGA)显示,在人类黑素瘤中,LDHA表达与T细胞激活标记如颗粒酶K(GZMK)和CD25呈负相关(Figure7Hand7I)。作者认为肿瘤浸润免疫细胞的激活是由肿瘤环境中LDHA的表达和乳酸水平决定的。高水平的乳酸和伴随的酸化限制了免疫细胞的激活,允许免疫逃逸。
1.人类黑色素瘤转移呈高乳酸水平的Warburg表型;
2.乳酸脱氢酶相关乳酸的产生和酸化导致免疫逃避;
3.乳酸和酸化降低NFAT水平和T细胞和NK细胞的活化;
4.LDHA在黑色素瘤患者中的表达与生存期和T细胞活性相关。
校对:张杨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近日,医院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传来消息,该实验室巩长旸团队首次通过胞内阻断方式完成肿瘤细胞CD47和PD-L1双免疫检查点的彻底阻断,达到了精准杀死肿瘤细胞而不伤及正常细胞的目的。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先进功能材料》上。
这种方法将对癌症的治疗产生怎样的影响?目前的研究能达到什么样的效果?科技日报记者为此采访了该研究团队负责人巩长旸。
癌细胞办“假证”欺骗免疫系统
科学家们曾发现,一些癌细胞会悄悄伪装成人体自身的神经细胞,并与真实的神经细胞形成一种特殊的突触结构。
“面对如此神秘且狡诈的肿瘤细胞,采用手术治疗的话,对患者病情有一定的要求,若是患者有远端转移肿瘤等情况就将失去手术机会。即便进行手术治疗,要辨别出每一个肿瘤细胞与正常细胞的‘边界线’,将其清除干净也是非常难的。”巩长旸说。
而如果采用放疗或化疗手段,则会造成患者掉头发、恶心呕吐等一系列副作用。巩长旸告诉记者,这是因为,无论是放疗还是化疗都会对患者正常细胞有一定的毒副作用。
“人的免疫系统有一套识别机制,它能识别出人体内的正常细胞和非正常细胞。”巩长旸介绍,这是因为在正常细胞表面存在免疫检查点,这些免疫检查点对免疫系统来说就相当于一套有效的识别“证件”。免疫系统和细胞接触之后,会相互对“暗号”,免疫系统会根据细胞有无“证件”来决定是否对其进行攻击。外来的细胞本身没有“证件”,但是肿瘤细胞非常狡猾,它为了生存下来,在自身表面伪装形成了免疫检查点。
针对肿瘤细胞伪装的免疫检查点,目前临床上已经有了相应的办法。比如可以用小分子抑制剂或者抗体去封闭这些伪装的免疫检查点,这样免疫系统就能够攻击肿瘤细胞。
“但肿瘤细胞很狡猾,一方面,它会表达多种免疫检查点,封闭了一个免疫检查点,还有其他免疫检查点;另一方面,肿瘤的异质性也会让这种方法得不到充分施展的机会。例如肝癌是同一种肿瘤细胞不断增长所导致的,但它又分化为多种不一样的肿瘤细胞,导致肿瘤细胞里面仅有部分会表达出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对未表达免疫检查点的其他肿瘤细胞无用。”巩长旸解释说,不仅如此,针对免疫检查点的疗法需要反复使用抗体,成本也较高。
为肿瘤免疫治疗提供新思路
巩长旸和研究团队设想,能不能通过基因编辑技术将编码免疫检查点的基因片段直接敲除?
研究表明,CD47和PD-L1这两个免疫检查点的编码基因是激活抗肿瘤适应性免疫和固有免疫的关键靶点。CD47在肿瘤细胞上能发出“别吃我”的信号,让肿瘤细胞不被人体巨噬细胞消灭;而PD-L1可以通过结合PD1,抑制T细胞的增殖和抗肿瘤功能。
为此,巩长旸和团队研究成员王宁博士后创新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多级响应型CRISPR/Cas9递送系统MUSE,直接捣毁肿瘤细胞这两个极其重要的编码基因。这个手段就像是直接捣毁肿瘤细胞的“假证窝点”,而不是仅仅没收它造出的“假证”。
巩长旸团队开发的多功能递送系统MUSE,可以向肿瘤细胞的这两个“假证窝点”精准发送捣毁“导弹”而不伤及正常细胞。动物实验研究显示,搭载这个MUSE系统,能够重塑肿瘤抑制性免疫微环境,同时激活巨噬细胞和T细胞的抗肿瘤作用,显著抑制肿瘤的生长,延长小鼠的生存时间。
巩长旸说:“这个研究针对目前临床亟待解决的重要难题,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多靶点免疫治疗策略,为肿瘤免疫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来源:科技日报
相关文章推荐:前沿分享基因治疗:在挑战中迎接“基”遇!ET-01的临床试验申请获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我国基因治疗行业方兴未艾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X-ALD)基因治疗概述深圳要为细胞和基因治疗管理立法了基因治疗载体AAV与体液免疫应答概述重度联合免疫缺陷症ADA-SCID基因治疗概述基因治疗产品药学研究与评价技术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高剂量AAV载体引起的炎症免疫毒性概述
声明:本文旨在知识共享,所有内容仅学术交流研究,不构成任何建议,无商业用途,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