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介绍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医院核医学科牵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l
TUhjnbcbe - 2021/2/14 2:34:00
北京治疗白癜风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医院肿瘤多学科讨论

会议指南

会议主题

1.MDT本次讨论病例2例,与李刚主任发言:

SPECT/CT肺灌注显像

主讲人:赵*

乳腺外科肿瘤病例讨论

主讲人:全红

2.病例内容最初由各学科提供病例,不限专业,共同讨论,而后逐步细化至各学科,体现不同主题。采取先集中管理,后细化管理策略,逐步建立长效机制。团队逐步扩大后,可每月设不同学科轮值主席一名,共同管理,共同学习。

会议信息

主办方:医院

协办方:24小时医学频道

肿瘤资讯

长按识别

TUhjnbcbe - 2021/2/14 2:34:00
湖南白癜风医院 https://4001582233.114.qq.com/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合成生物学”重点专项启动会

在国家科技部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由上海交通大医院核医学科*钢教授领衔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合成生物学”重点专项《消化系统肿瘤高特异分子探针的创制与临床转化研究》项目已成功获批立项。

为了更好地贯彻国家科技管理*策,进一步完善项目实施方案,确保项目顺利实施并高质量完成研发任务,年1月17日,项目启动会暨项目实施医院隆重召开。上海市科委领导余婴、上海交通大学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前沿创新研究院院长孙丽珍、上海交通大学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计划项目办副主任郭金超、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科技处处长丁健青、副处长顾奋勇、上海交通大医院院长李卫平、副院长戴慧莉、医院科研处处长顾乐怡、副处长杨晓秋等多位领导莅临启动会现场。中国科学院樊春海院士、北京大学王凡教授、复旦大学药学院李聪教授、医院肖泽宇教授、医院核医学科宋少莉教授等专家参会指导。

当日上午九点,启动会现场济济一堂,气氛热烈。首先由项目负责人*钢致辞,对各领导和专家亲临会场表示感谢,简要介绍重点专项概况并宣布项目正式启动。由于疫情原因未能到场,科技部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王德平处长在视频致辞中首先对*钢团队牵头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合成生物学”重点专项表示祝贺,期待在未来“十四五”的项目申报中取得更大的成绩,同时也强调了在项目执行和考核管理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孙丽珍在致辞中表示对医院近年来在科研方面取得的成绩和创新表示充分肯定,尤其是近期仁济核医学科率先在上海浦东地区引进的全景动态。

PET/CT,将在该项目的成果转化和评估方面提供优质的硬件保障。李卫平在致辞中表示,我院将全方位为该项目的实施和完成提供支撑,并肯定了仁济核医学科数十年来的临床科研成绩,对未来课题的顺利开展和高质量的完成充满信心。项目专家委员会代表樊春海致辞,对仁济核医学科*钢团队历年来取得的斐然成绩表示祝贺,期待该项目创制的新型单域抗体探针有望在消化系统肿瘤的精确诊疗和临床转化中发挥重大的医疗和社会效益。

本项目依托上海交通大医院,医院、南方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湖南大学和医院等单位组建了多学科交叉攻关团队。

*钢介绍了项目总体实施方案和子课题四做相关方案汇报。医院李娟教授、南方科技大学吴长锋教授和上海交通大学刘苹教授分别逐一介绍了项目子课题一至三的实施方案相关内容。

恶性消化系统肿瘤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主要包括食管癌、胃癌、结直肠癌、肝癌和胰腺癌等,发病率和死亡率均位列所有恶性肿瘤之首。关键分子靶点的可视化是实现恶性消化系统肿瘤靶向精准诊疗的关键。正电子核素标记抗体显像(即免疫PET)是目前最前沿的分子影像模式,被誉为在体“免疫组化”。单域抗体(sdAb)探针具有免疫源性低、循环时间短、可视化效果好等优势,正逐步取代传统单克隆抗体探针,成为新型免疫PET显像技术研发的重点和趋势。本项目将制备多种达到放射性药物质控标准的核素标记单域抗体探针,并通过全身动态PET/CT显像评估探针的人体辐射剂量、药代动力学和安全性,最后通过多中心临床试验完成以上探针的临床推广应用。

启动会的最后,由樊春海主持,在场项目专家组就课题具体开展和实施的有关问题提出热烈讨论,王凡、李聪、宋少莉等专家各抒己见、建言献策、百家争鸣,将会议气氛推向高潮。*钢做总结发言,相信在多方强强联合、精诚合作、协同努力下,未来将实质性推动项目的顺利开展和实施,有望在消化系统肿瘤高特异分子探针的创制与临床转化领域结出丰硕成果,此次项目启动获得圆满成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医院核医学科牵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