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介绍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达芬奇机器人术前3D技术术中荧光显像
TUhjnbcbe - 2021/2/7 20:55:00
长沙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140802/4439520.html

加入荧光剂

让需要切除的手术部位

快速"现出原形"

医生操控达芬奇手术机器人

实施更为精准的治疗

这一切在常州一院已成现实

近日,常州一院心胸外科团队利用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结合术前3D规划和术中荧光显像技术,成功为两名患者实施高精准肺段手术。

困扰:磨玻璃样肺结节

40岁的宋先生平时身体良好,在去年的一次体检中被查出左下肺长了一个磨玻璃结节,多次复查结节始终没有消失。前一阵,他来到常州一院复查,医生发现结节已有8*10毫米大小。

宋先生随即找到心胸外科副主任医师王志刚咨询,“王主任,这个肺磨玻璃结节究竟是什么,不会是肿瘤吧?”

“肿瘤、感染、局部出血或间质纤维化都是肺磨玻璃结节的常见原因。感染、出血引起的肺磨玻璃结节,待病情好转后就会随之消失,如果结节持续存在,不能完全排除早期肿瘤的可能,需要进一步评估。”王志刚表示。

考虑结节有肺部早期肿瘤可能,王志刚建议宋先生接受手术治疗。“如果是早期肺肿瘤,尽早开展手术可以减少对肺功能的破坏。而且术后不需要接受放化疗,基本不影响生活。”

由于肺结节较小且深藏于肺组织的深部,找到并精确区分病变肺段和周围组织的边界、实施精准切除手术可不是件容易的事。“以往,大多凭借医生的经验来操作。机器人时代,我们有了更精确的方法。”王志刚说。

精准:应用高科技手段

×

经科室术前讨论,针对宋先生肺部磨玻璃结节的影像特征,考虑到第四代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具有清晰三维成像系统和灵活的仿真手腕器械等优势,且自带荧光显像技术,团队决定采用达芬奇机器人辅助精准肺段手术。

在心肺疾病诊疗中心主任张晓膺,心胸外科主任钱永祥、主任医师狄冬梅的指导下,王志刚和团队站上手术台。

团队采用3D技术将患者术前普通CT影像转换成立体三维精细肺段影像,与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相对接,并在机器人手术中注入荧光剂,深藏的肺磨玻璃结节和周边组织界限在达芬奇机器人手术三维显像中立刻显现,目标手术区域“原形毕露”,与周围正常组织区分明显。

通过数个小指甲盖大小的穿刺孔,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的机械臂精准灵巧地完成探查、切除等操作,帮助团队实施“精准打击”。手术非常顺利,宋先生的肺结节被成功切除。

在心胸外科医护团队的精心照护下,5天后,宋先生顺利出院。与宋先生情况相似的还有51岁的刘先生,体验了达芬奇机器人辅助手术的他,出院前赞不绝口:“伤口小、出血少,术后第二天就能下床了,我非常满意。感谢常州一院心胸外科团队,利用高科技为百姓分忧除患!”

宋先生的肺磨玻璃结节正如术前判断,病理结果提示为早期肺肿瘤。“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给我们带来了更精准的理念,我们将持续改进、不断进取,把手术机器人广泛应用于肺结节、食管良恶性肿瘤、纵膈肿瘤手术,包括肺叶切除、肺段切除、袖式肺叶切除和食管癌根治术等复杂术式,造福广大患者。”王志刚说。

专家建议

肺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市民需要引起重视。建议45岁以上的市民每年体检,尤其是抽烟、既往有肺癌家族史或其他恶性肿瘤家族史、慢性肺部疾病史的市民。

专家简介

王志刚

心胸外科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擅长肺结节、食管肿瘤和纵膈肿瘤的微创手术,单孔胸腔镜微创手术,剑突下入路微创手术。在达芬奇机器人手术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门诊时间:每周四上午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文字

心胸外科图片

宣传科专业审核

钱永祥编辑

冯凯责任编辑

刘华联邮箱

czyy

.
1
查看完整版本: 达芬奇机器人术前3D技术术中荧光显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