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介绍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医者笔记丨老人不想做肠镜,结肠息肉三年后
TUhjnbcbe - 2024/7/5 18:16:00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通讯员汤婕

曹燕飞,医院副主任医师,医学硕士。从事消化内科临床工作近二十年,在消化道疑难病症,重危急症的诊断及处理上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包括慢性胃炎、胃食管反流病,功能性胃肠病,脂肪肝等疾病的诊治。同时消化内镜技术娴熟,能进行各项内镜下诊断及治疗,包括早期消化道肿瘤的诊断及治疗。肠镜检查患者普遍体验度好。

如果这个世上真有后悔药,吴奶奶一定会第一个去买来吃!

故事要从一周前说起,家住三墩的吴奶奶因为便秘到医院消化内专家门诊就诊。在详细询问病史,并查询了这几年的检查单后,我注意到,吴奶奶三年前曾在我院做过肠镜检查,结果提示有1.5*1.0大小的结肠息肉,病理报告提示是管状绒毛状腺瘤。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据家人回忆,当时医生再三建议吴奶奶住院行肠镜下息肉切除,但是吴奶奶坚决反对,觉得医生太大惊小怪了,自己又没有什么不舒服,再做次肠镜简直就是白白受罪。虽然家人也做了几次思想工作,但结果还是不了了之。

面对吴奶奶的排便障碍,再结合之前的肠镜检查结果。我再次建议吴奶奶行肠镜检查,明确便秘的原因。这次,吴奶奶立马同意了。

之后我再次为吴奶奶做了肠镜检查,在距离肛门20厘米的地方,发现了2.5*2.0大小的菜花样新生物,已经占据了四分之三的肠腔,肠镜通过都很困难,而且新生物质地很脆,很显然考虑是”结肠癌”,而术后病理也证实了这一点。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现在肠镜下已经无法切除了,必须手术切除,而且不排除已经转移的风险。”在我将这次的检查结果告诉吴奶奶及其家属后,他们脑海中出现的第一个念头,就是“后悔”!

其实像吴奶奶这种情况,临床并不少见。很多人都会以各种理由来拒绝肠镜检查,或者即使肠镜检查发现肠道息肉,很多人也会因为自身没有不舒服或者嫌麻烦,而不愿意再次做肠镜来进行镜下切除治疗。

如何正确对待肠镜检查

发现肠道息肉又该怎么办

年1月,国家癌症中心发布了最新一期全国癌症统计数据,结直肠癌发病率、死亡率在全部恶性肿瘤中均居第五位。每年有38万人被诊断出结肠癌,19万人因它死亡。

大量研究表明,约80-90%的结肠癌是由息肉一步一步演变过来的。预防结直肠癌最直接、有效的办法就是通过结肠镜检查发现早期病变(腺瘤),并将其切除。而55岁以后是结直肠癌的高发年龄段,因此我们必须在它癌变前进行切除。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在此我想再次提醒大家,无论有无症状,我们在40岁之前都必须做一次肠镜检查。而对于有消化道肿瘤家族史,肥胖,久坐,爱吃烧烤、肥腻食物,有烟酒嗜好等高危人群,建议30岁左右就可以做第一次肠镜检查了。

腺瘤性息肉不会自行消失,而且越大癌变风险越大,按照大小和病人的情况,一般都建议内镜下切除,千万不能拖延切除,把它拖成癌甚至是晚期肿瘤。

吴奶奶最后虽然顺利地进行了手术,切除了肿瘤,但是术后病理显示有淋巴结转移,好在没有其他脏器转移的发生。通过这件事情,吴奶奶也变乖了,表示以后一定会认真听医生的话,好好配合医生,不再任性妄为。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1
查看完整版本: 医者笔记丨老人不想做肠镜,结肠息肉三年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