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介绍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古籍修复技艺历史文化的续命汤
TUhjnbcbe - 2024/2/25 17:04:00

存在价值:古籍修复技艺是我国独特的传统手工技艺,主要用于书画、碑帖等的装饰和修复还原,距今已有一千七百多年的历史。古籍修复是一项特殊技艺。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脆弱的古代典籍经过聚散和转手以及天灾、战乱毁坏,大多千疮百孔、破烂不堪。“修旧如旧”,化腐朽为神奇,因而各界人士将这项技艺誉为古籍的“续命汤”。为保存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传承古代文明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派别现状:古籍修复流派在历史的长河中很多。到民国时期还存在的有:沪派、苏派、扬派、京派、蜀派、徽派、岭南派、鲁派、津派。所存在的派别和书画装裱的派别大体一致。解放后随着古籍修复艺人的岁数逐渐增长,后续无人或者技艺人相继另寻它路。其中,沪派、蜀派、徽派、岭南派、鲁派、津派大部分在年左右消失,津派是消失最晚的,津派古籍修复的老艺人陆玉枢所传最后一名弟子于年左右停止修复,为津派最后一个名古籍修复艺人。

各派特色:蜀派有绝技“借尸还魂”,可以把整个旧书纸更换,让原来的墨迹附着在新的纸张上。可以大大延长书的寿命,但是因为不符合现代修复要求修旧如旧,所以这项绝技已经随蜀派的消失而消失。

京派绝技“珠联璧合”,把纸放在锅里和天然碱性溶剂混合,加入颜色后熬成粥状,修补虫蛀的书籍没有任何痕迹,被行业里面成为珠联璧合,此项技艺随着纸浆修补书机的发明。已经继承和代替了古代技艺。是现在最流行的修复方法。

津派的绝技是“千波刀”,名如其艺,可以将纸随意劈成需要数量,而且保证原来的墨色、纸质。劈开后还能保证原来纸张厚度,即便是被劈开一千次依然可以如原来,不损伤纸张元气,犹如复制古书。在历史长河中因为此项技艺曾经多次险些外流,所以竹影法师弃艺后,因担心被书画作假人利用,将劈画工具、药物配方等都焚烧。因此津派随千波刀的消失而彻底消亡。现在有些书画修复师傅也会使用劈画,但是最多只能劈开2到5次,劈开后纸会薄,可以利用第2次托表弥补厚度,因为劈开后损伤书画严重,现在用的人也很少。与当年津派1千次都可以保证原来厚度和品质不可同日而语。根据现在书画界的研究,津派可能因为灵活掌握了“借尸还魂”和“珠联璧合”其中的奥妙所以创立了“千波刀”达到津派辉煌的顶峰。

杨派、苏派,两者相似度很高,但是在修复过程有明显的不同还是被分成不同的派别。其技艺的代表手法就是“浴火重生”,其手法与修复古画反铅,用白酒烧画方法相似。不同的是古籍修复是为了让纸章修旧如新。彻底消除霉菌而危害书籍的各种生物因素。

浆糊主要原料:明矾,明矾的作用是防止墨迹晕染古代有些书籍印刷时油墨里面添加了面粉,而且明矾本身可以防止霉病。缺点是明矾可以使纸张酸化脆弱。

蜂蜜:蜂蜜作用是为了降低纸张的膨胀系数,对于点镶、和补虫眼很有作用。也有防止油墨晕染的作用。缺点是延长浆糊风干时间、而且容易招虫子。

花椒、桂皮:作用是可以驱虫缺点是容易改变纸张颜色

白芨:这个增加粘性,缺点是以后再有人修复时不容易揭裱、北方天气干燥。加多后容易皱缩。

技艺要求:从事古籍修复工作不但要熟悉各个朝代书籍的形式和版本,还要了解各朝纸张、书皮及装订风格,更要有娴熟的技艺。修补一本古书往往要经过十几、甚至几十道工序,一招一式极为考究,对从事古籍修复人员的要求更是近乎苛刻。

古旧书画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艺术品,所以每一次修复都值得认真对待。修补书画,就是在修补文化。最好的保护便是传承,希望古籍修复这种古老又极具现实意义的技艺能早日得到社会的认可,也希望更多的青年人能够加入到古籍保护的行列中,做修复时光的文化使者,也做中华文明的传递者!

1
查看完整版本: 古籍修复技艺历史文化的续命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