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介绍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23岁男大学生查出胃癌离世一心为考研天 [复制链接]

1#

二十几岁,正是美好的年纪,可是二十几岁也掺杂了懵懂和无知!过度的挥霍却需要一辈子来承担。

据报道,23岁的小林今年读大三,正是学习紧张的时候,加上他一心想要考研,每天的时间很是紧凑,所以,他就养成了每天都要吃肉夹馍来省时间的习惯。同时,小林也有个怪病,只要胃不舒服,就拿肉夹馍顶事,到教室里吃几口肉夹馍就好,百试不爽。

一年前,小林就由于饮食不当被查出胃溃疡,但是他仗着自己身体好,从不当回事,由于最近就要期末考试,小林更是通宵达旦,饿了直接吃肉夹馍、方便面等快餐,只为能拿到奖学金。但就在一次通宵的过程中,小林突然感到腹胀,紧接着开始腹痛,额头不断的往外渗汗。这时身边的同学见状不对,医院。

在经过医生的胃镜下检查后发现,小林的胃不仅仅是炎症那么简单,已经发展成了胃部癌变。在接下来的彩超检查,小林身体里已经出现了腹腔积液,癌细胞侵蚀的速度,比想象中快很多。

知道结果后,虽然小林积极治疗。可是,病魔不等人。3个月后,人就不在了。谁都没想到会这么快。

医生透露说,虽然小林之前有过胃溃疡,但由于自身的不注意,饮食不当最终发展成了弥漫性胃癌。现在的年轻人仗着自己年轻就随意挥霍,明明身体已经很吃不消了,却还要逞强。

中国是胃癌大国,全世界近一半的胃癌病人在中国。不管是发病数还是死亡数,胃癌都仅次于肺癌,排在恶性肿瘤第2位。

胃癌的发生有4个危险因素:

1、慢性胃炎

胃癌与慢性胃炎,尤其是萎缩性胃炎之间有密切关系。这类胃癌的发生率与萎缩性胃炎严重程度及病史长短有关。由于患萎缩性胃炎,粘膜功能及结构异常,胃液游离酸减少,胃液内细菌增加,使亚硝基化合物的合成增加,亚硝基化合物已证实可引起胃癌,这也是胃癌的病因。

2、饮食因素

饮食与胃癌的发生关系密切,饮食不规律、经常不按时吃饭或者只吃一些加工食品来代替正餐就易造成胃隐患。肉夹馍、泡面、汉堡等都属于三高食品”,所谓“三高食品”,就是高热量、高脂肪、高蛋白。日常饮食中,长期处在高热量、高脂肪、高蛋白,并且蔬菜摄入少或经常吃烧烤、长期喝咖啡,都会增加胃癌的发病风险。

像有些年轻人喜欢吃麻辣烫、肉夹馍、或者经常睡前吃由各种垃圾食品组成的夜宵,这种习惯都会让肠胃增加隐患,长期以往就会造成胃癌。

3、幽门螺杆菌(HP)感染

胃内幽门螺杆菌感染是重要的胃癌的病因之一,世界卫生组织已将幽门螺杆菌定为人类胃癌发生的一级致癌物。HP细菌的菌型差异可出现胃癌发生的差异。

4、遗传因素

胃癌有着明显的家族聚集倾向,如果亲属中有胃癌病人,那么自己患上胃癌的几率也会增加。特别是直系亲属中有胃癌病人时,家族中的每个成员都要定期接受相关检查才行。

其实,从身体上可以看出胃病的蛛丝马迹,甚至可以发现胃癌的早期救命信号:

1、上腹部感到不适、疼痛,且短时间内经常发作;2、胃痛,食欲减弱,吃啥都没胃口,身体乏力;3、正常餐量下却经常有饱胀感,不时想恶心呕吐;4、大便发黑出血,尤其是以前没有胃病的老年人,更应该注意;5、血瘀脸。如果面色晦暗,嘴唇舌头青紫,提示血瘀,而血瘀则有可能与胃癌等多种恶性肿瘤相关。

医生告诫,预防胃癌用从改变生活饮食习惯开始,谨记“三字诀”:

1、不吃“烫”

调查显示,喜食烫食的人发生胃癌的危险性是普通人群的4.22倍。这是因为高温食物会损伤胃黏膜,如果胃黏膜反复损伤,就会诱发癌变;而烟熏类食物中含有大量的亚硝酸盐,在胃中可形成亚硝酸胺,可直接诱发癌症。

2、常饮“茶”

茶中富含丰富的茶多酚和儿茶素,具有抗癌、增强活力等营养功效。

蒲公英根茶:蒲公英有清热润胃,消炎止痛,药性轻灵,清热而不伤胃等特征。对胃溃疡患者有治疗作用,使幽门螺杆菌转阴,溃疡面愈合、疼痛停止。能明显减轻应激所致的胃黏膜损伤,使溃疡发生率和溃疡指数明显下降,显著降低胃黏膜损伤指数,促进肠胃蠕动,保护肠胃功能。

玉兰根茶:玉兰根中的菊粉被称为“益生素”,是双歧杆菌的增殖因子,它不被胃肠道消化吸收,而是直接进入大肠优先被乳酸杆菌利用,从而增加肠道有益菌数量,抑制了有害菌的生长。

3、少吃“盐”

营养学建议成人每日摄入最好不要超过6克,盐摄入过多后,因为食盐的渗透压高,对胃黏膜会造成直接影响。更有研究显示,高盐饮食的人和那些清淡饮食的人相比,胃癌的相对发病风险要增加接近两倍。

最后,定期体检,适当运动也是规避癌症的最佳途径!

往期精彩

肝癌晚期还能好吗?肝喜欢3类情况,有的话肝癌在仓皇撤退

为什么说化疗死的快?数千万临床数据给你答案

斤女子没有器械照样练,户外坚持练深蹲,身材健美有曲线

一段葱白逼出体内湿气,冬天祛湿邪则祛百病!湿疹、风湿通通不见

男性的4个健康标准,全都达标的人,身体素质还算不错!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