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心、呕吐是肿瘤药物治疗常见的不良反应,也是困扰和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但30%的恶心、呕吐仍未获得满意控制。笔者现对《肿瘤药物治疗相关恶心呕吐防治中国专家共识》(年版)[1]作解读,报道如下。
1化疗导致的恶心、呕吐(CINV)发生率及相关机制
恶心、呕吐是化疗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在不给予相关的预防用药情况下,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可达到70%~80%。CINV相关病理生理示意图见图1。
图1CINV相关病理生理示意图
2CINV的分类
CINV据其发生时间和治疗效果可以分为急性、延迟性、预期性、爆发性和难治性。CINV的分类及具体表现见表1。
表1CINV的分类及具体表现分类具体表现急性CINV在化疗后数分钟至数小时内发生,常在24h内缓解延迟性CINV发生在化疗24h后,常发生于接受顺铂、环磷酰胺和蒽环类药物治疗的患者。常在化疗后48~72h达到高峰,可持续6-7d预期性CINV发生于曾接受化疗的患者,在下一次化疗前即出现恶心、呕吐,发生率为18%~57%,其中恶心比呕吐更为常见爆发性CINV在预防性处理之后仍然出现的呕吐,并且需要给予止吐药物“解救治疗”的恶心、呕吐反应难根治性CINV在既往的化疗周期中使用预防性和/或解救性止吐治疗失败,而在后续化疗周期中仍然出现的呕吐
3CINV风险分级
CINV风险分级、具体发生率及可能引起的药物见表2。
表2CINV风险分级、具体发生率及可能引起的药物风险分级具体发生率可能引起的药物包括高风险急性呕吐发生率90%含蒽环类、环磷酰胺的联合方案、顺铂、卡铂AUC≥4、多柔比星≥60mg/m2、表柔比星90mg/m2等中风险急性呕吐发生率30%~90%卡铂AUC4、多柔比星60mg/m2、表柔比星≤90mg/m2、白消安等低风险急性呕吐发生率10%~30%多西他赛、紫杉醇、依托泊苷、培美曲塞、伊立替康轻微风险急性呕吐发生率10%博来霉素、西妥昔单抗、贝伐珠单抗、曲妥珠单抗
4止吐药物的分类
止吐药物的分类和代表性药物见表3。
表3止吐药物的分类和代表性药物分类代表药物5-HT3受体拮抗药昂丹司琼、格拉司琼、雷莫司琼、多拉司琼、阿扎司琼等NK-1受体拮抗药阿瑞匹坦、罗拉匹坦、奈妥匹坦、福沙匹坦糖皮质激素地塞米松、泼尼松、甲泼尼龙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奥氮平、米氮平苯二氮?类药物劳拉西泮、阿普唑仑吩噻嗪类药物氯丙嗪、苯海拉明其他甲氧氯普胺、氟哌啶醇、东莨菪碱、复方奈妥匹坦/帕罗诺司琼胶囊
5CINV的预防方案
CINV的给药方式、风险分级及具体预防方案见表4。
表4CINV的给药方式、风险分级及具体预防方案给药方式风险分级具体预防方案静脉注射抗肿瘤药物所致恶心、呕吐的预防方案高风险A:首选5-HT3受体拮抗药+地塞米松+NK-1受体拮抗药的联用方案B:沙利度胺+帕洛诺司琼+地塞米松C:A基础上+奥氮平中风险A:5-HT3受体拮抗药+地塞米松B:A基础上+奥氮平C:标准二联+NK-1受体拮抗药的联用方案低风险建议使用单一止吐药物,推荐5-HT3受体拮抗药、地塞米松、多巴胺受体拮抗药或氯丙嗪轻微风险不必在化疗前常规给予止吐药如发生呕吐,后续治疗可参照低风险方案多日化疗A:全程使用5-HT3受体拮抗药,地塞米松应连续使用至化疗结束后2~3dB:对于高风险及延迟性风险的可以考虑加NK-1受体拮抗药,最多可延续至化疗第7dC:可考虑使用复方奈妥匹坦/帕罗诺司琼胶囊口服抗肿瘤药物所致恶心、呕吐的预防方案中-高风险5-HT3受体拮抗药持续每日给药,推荐使用口服或外用剂型低-轻微风险不做常规预防,仅在必要时给予5-HT3受体拮抗药、甲氧氯普胺或氯丙嗪中的一种
6止吐药物不良反应及其处理
止吐药物使用过程中也可能会发生相关的不良反应,具体对症处理措施见表5。
表5止吐药物致不良反应及处理措施不良反应名称主要药物及发生率处理措施便秘常见于5-HT3受体拮抗药:1%~11%多饮水、多吃蔬菜水果和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鼓励患者适当运动,可适当服用乳果糖、麻仁丸、番泻叶,便秘时可使用开塞露或灌肠头痛常见于5-HT3受体拮抗药和NK-1受体拮抗药:2%~10%可予热敷、按摩太阳穴等,必要时给予解热镇痛药,重症患者可使用麦角胺咖啡因腹胀腹痛发生率≥2%轻症不需处理,明显腹痛腹胀者可禁食、胃肠减压、肛管排气和应用解痉剂,腹胀严重导致肠麻痹者可应用全肠外营养,使用生长抑素减少消化液的分泌和丢失,也可进行高压氧治疗,置换腔内氮气以减轻症状锥体外系症状常见于吩噻嗪类和多巴胺受体拮抗药(如甲氧氯普胺):1%避免奥氮平、吩噻嗪类、甲氧氯普胺或氟哌啶醇同时使用,发生急性肌张力障碍,可予苯海拉明、发生静坐不宁腿综合征、Parkinson综合征、迟发性运动障碍,应立即停药心血管系统症状常见于5-HT3受体拮抗药,主要表现为心律失常,发生率:0.1%~1%大剂量昂丹司琼能引起QT间期延长,因此单次最大剂量不应超过16mg;发现心电图异常时,立即停用相关药物,可给予补液促进药物排泄,心率慢可用异丙肾上腺素。过度镇静常见于奥氮平、吩噻嗪类、苯二氮?类、氟哌啶醇,发生率≥10%可减少给药剂量;有摔倒风险和直立性低血压风险患者慎用代谢综合征常见于长期大量使用糖皮质激素一般无需特殊治疗,停药后可自行消退,低盐、低糖、高蛋白饮食可减轻症状
恶心、呕吐的处理需要临床医生、临床药师、护理人员、家属的共同努力,加强宣教和心理疏导,及时恰当地处理抗恶心、呕吐药物的不良反应,方能达到“无呕”的治疗目标。
参考文献
[1]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临床化疗专业委员会,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支持治疗专业委员会.肿瘤药物治疗相关恶心呕吐防治中国专家共识(年版)[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11(11):4.
作者简介
蔚丽君主管药师,毕业于内蒙古医科大学,现医院,从事临床药学工作1年。
来源:《中国药房》网络版年第2期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