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治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yufang/150809/4674648.html题:年中枢神经系统的肿瘤分类:摘要(作者:DavidN.Louis等):
《Neuro-Oncology》于年6月29日上线了第5版第五版世卫组织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以下简称WHOCNS5)。在年更新的第四版修订版和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分子和实用方法联盟(cIMPACT-NOW)的基础上,WHOCNS5介绍了推进分子诊断学在CNS肿瘤分类中作用的重大变化。同时,它仍然依赖于其他已建立的肿瘤诊断方法,如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WHOCNS5建立了一些不同的方法来命名和分级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它强调了综合诊断和分层报告的重要性。介绍了新的肿瘤类型和亚型,其中一些基于新的诊断技术,如DNA甲基组图谱。本文综述了年第5版分类法的主要总体变化和各分类类别的具体变化。表1中列举了WHOCNS5的全部分类。
总体变化
一: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学
随着分子生物标志物在脑和脊髓肿瘤诊断中的应用,如何进行肿瘤类型的划分也面临着重大挑战。有些肿瘤可以通过分子特征来定义,有些肿瘤利用分子特征辅助诊断,而其他一些肿瘤则无法应用分子方法诊断。正因如此,针对脑和脊髓肿瘤的分类是混合的。这种混合分类法代表了该领域的现状,但可能只是未来更精确归类的过渡阶段。表2列举了相关肿瘤对应的分子标记物。
二: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命名法
对于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命名,WHOCNS5遵循年CIMPACT-NOWUTRECHT会议的建议,使命名更加一致,更简单。仅使用了具有临床实用性的位置、年龄或遗传修饰。对于具有高度特征性的肿瘤,即使不是肿瘤名称的一部分,它们也被包括在肿瘤定义和描述中(例如,脊索状胶质瘤VS第三脑室脊索状胶质瘤)。此外,肿瘤名称反映的形态学特征并不是在所有该类型肿瘤中都会出现。最后,随着肿瘤类型分级的改变,诸如“间变性”之类的修饰词不再常规使用,因此,类似“间变性星形细胞瘤”和“间变性少突胶质细胞瘤”这样的熟悉名称并不出现在这一分类中。
三.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的基因和蛋白质命名法
WHOCNS5使用HUGO基因命名委员会(HGNC)的基因符号和基因名称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