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医院主任医师张晓东在微博上公布了一起刚刚经历的真实案例,看完后,感慨万千。
张晓东主任说,我本不愿意在微博上说这样的事情,但是不让大家了解这些就永远不知道是谁让医生在疾病面前不敢担当,是谁让原本医生还可以努力一搏,但却失去了生的机会!某患者胸壁巨大囊实性占位,临床考虑恶性肿瘤或感染性疾病(脓肿)或合并癌变,考虑穿刺活检有诱发破溃加重感染或肿瘤转移的风险,无论是良性病还是恶性肿瘤都有手术适应证,就在充分告知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的情况下做了病灶完整切除和部分胸骨切除,术后病理为“结核性脓肿”,很快患者就痊愈出院。但是医生却接到了司法判决书“由于患者为良性病失去部分肋骨”判罚医生有过失,赔付患者10余万元。
她最后还呼吁:如果让这样的判决成为常态,那么以后在术前没有病理的情况下都不会有医生再做手术!就是这样的患者让医生不得不自我保护,就是这样的判决让更多的医生无法去为患者担当,患者也会失去了救治的机会!医院和医生上诉!
看得出张主任很生气。很多医生也都感同身受,现在行医环境真的是越来越让医生小心翼翼,如履薄冰了。一个医生,哪怕让个病人都满意,但只要有一个不满意,职业生涯很可能就要为此毁掉。这并不是危言耸听,而是赤裸裸的现实。
人民日报曾披露过一个真实的悲剧:有一位农民带着身患肾脏肿瘤的女儿四处求医,医院拒收。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医院,跪在地上,苦苦哀求医生救救孩子。一位心地善良的泌尿外科医生,明知手术异常凶险,还是动了恻隐之心。他告诉孩子的父亲,要做最坏打算:人走了,正常;救活了,是意外。经过精心手术,巨大肿瘤被完整切除。但是在止血缝合中,患者因突发呼吸心跳骤停死亡。虽然医生并没有过错,但死者父亲还是把所有怨恨都发泄到医生身上,导致这位医生再也无法集中精力做手术,最终患上抑郁症,不幸跳楼自杀。
医学既是科学,又是人学。世界上最复杂的事情,莫过于是研究人的学问。临床上从来没有两个一模一样的病例,同一种治疗手段用在一个人身上可能有效,但用在另一个人身上可能就会无效。这就是医学的复杂性。正是因为医学充满了不确定,所以从本质上来说,医生在面对每个病人时都是“新手”。
医生是人,不是神。应从两个方面去理解这句话的含义。一个方面是医生不可能没有失误,他们只能尽最大努力去避免失误,但不可能做到零失误。如果不允许医生有失误,这个世界恐怕就没有医生了。另一个方面是医学不是万能的,还有许多疾病医学界对此至今仍束手无策,医生能做的只是减轻患者的痛苦,适当延长患者的生命。
医生敢于担当,患者才有希望。有一个故事我讲过很多遍,今天想再说一遍,希望能让更多的人明白这个道理。这个故事发生在深夜的十一点,医生的一条朋友圈。
故事总是这样,越是简单就越是能直抵人心,越是拥有惊心动魄的力量。没有患者的一念之善,就没有医者的奋不顾身。没有医者的一念之善,也就没有患者的劫后余生。医学是爱的产物。医生之所以敢冒风险,既缘于对生命的敬畏,更缘于对人性善良的笃信。医生敢于担当,毫无疑问获益最大的就是患者。
但是反观当下的行医环境和法院的判决导向,又有多少医生敢去铤而走险、为患者担当呢?人民日报披露的故事中的医生担当了,却被逼得跳楼自杀。医院的医生担当了,却被患者一纸诉状告上法院,判赔10万。
我时常想,如果我们的社会能更宽容些,能允许医生犯一些“合理”的错误,我们国家的现代医学是否能发展得更快些呢?如果我们的法律引领和导向再积极一些、向上一些,我们的医患关系还会是今天这个样子吗?
日本医疗咨询
日通日本医疗咨询本着“至精、至微、至诚”的做事做人理念,以丰富详实的日本医疗信息和多年在日本医疗界积累的人脉关系为基础,向广大中国顾客提供优质的赴日医疗、赴日体检、赴日美容、远程会诊咨询服务,欢迎广大顾客垂询!TEL:-
-
冯先生:
董女士:136078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