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介绍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基层肿瘤医生真的没ldquo前途r [复制链接]

1#
规范诊疗,做有心人,线上学习,是基层肿瘤医生快速成长的必经之路。在基层做肿瘤医生是什么样子的?“知乎”的网友“理想主义者”这样说到:

“说实话,医院那绝对是好科室,钱多事少,人生赢家啊!医院就不一样了,在基层想做出名堂,还得是做心内、消化、呼吸这样的大专业,有钱的肿瘤病人都去省会城市或者北上广了,我们看的都是家里没钱的、晚期的,以及等死的、没多少成就感。

但是,我就是图个轻松,说白了,就是我谋生的一个工具,不要活那么累。”这个回答得到了9个“赞同”,可现实真的是这样吗?今晚7点到8点,在CSCO年会现场,“医学界”举办了“基层肿瘤医生教育”专场卫星会,请到了3位特别嘉宾来给想要“逆袭”的基层肿瘤医生支支招:招数一:当好基层肿瘤医生,必须执行“规范诊疗”作为国家肿瘤质控中心乳腺癌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医院徐兵河教授点明他所看到的基层乳腺癌医生成长中常见的问题:“基层乳腺癌医生能力相对不足、诊疗不规范、学科间协作不足、转移和晚期的患者比例较大,这些因素造成了基层乳腺癌的整体治疗难度增加。”医院肿瘤专科,存在多方面规范诊疗的缺失,例如一些医生在为患者使用靶向药物前,不对患者进行相应的基因检测,导致药物滥用;一些非抗肿瘤药物的用量甚至超过抗肿瘤药物,例如保肝、保肺、保心等药物的使用,增加药物间相互作用和不良反应;很多基层医生为了“安全”,会选择更长的辅助治疗时间,等等。此外,医院,外科、中医科等科室医生都可能会涉及乳腺癌的用药,存在没有经过肿瘤专科培训的医生开具抗肿瘤药物的情况。“这些医生不是不可以开处方,而是要进行规范化的培训,从药物的采购、使用、不良反应记录、患者入院情况、随访情况等方面综合培训后,才可以开具处方。”招数详见:基层乳腺癌专科管理存在哪些“乱相”,徐兵河教授点破了!招数二:做好基层肿瘤医生,必须要做“有心人”作为不少青年医生心目中的榜样,CSCO青委会主委、医院的张小田教授向基层肿瘤医生传授了她对“后浪”医生的期望:“身为临床医生,我希望年轻的医生要做有心人。”第一个心,代表好奇心。由于临床中工作非常繁忙、很辛苦也很委屈。医生在临床上时常会面临很多问题,例如,为什么同样的药物治疗同样的患者会产生不同的结果?为什么同样是胃癌,原发部位不同患者的治疗方案差别很大?为什么教授查房给出的意见和我不同?等等。作为青年肿瘤医生,要带着好奇心去努力寻找临床问题的答案。“好奇心是一个非常宝贵的东西,它会帮助我们克服很多的困难、委屈、失望以及沮丧。”第二个心,代表决心。每个医生在成长过程中都会面临许多压力,包括晋升压力、论文压力等等,在这些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碰到很多困难,面对这些困难时青年医生一定要保持必胜的决心,上进的决心。“例如,主任今天查房有一个问题不清楚需要我查文献,然后我查完一篇看完后没有找到合理的解释,那我一定要去查第二篇第三篇等,这样日积月累,一定会帮到每一个医生,你自己也会有很大的成长。“第三个心,代表耐心。临床医生确实非常辛苦,尤其是肿瘤科医生,每天跟各种恶性疾病打交道,去和病人家属沟通,需要有充分的耐心去面对。“例如,临床上家属或者患者在问到第十个问题后可能又回到了第一个问题,这个时候我们还是需要耐心地去解释,让患者或家属尽可能按照医生的思路进行治疗。再或者,今年感觉自己晋升不上,这其中可能有一些客观的原因,那么我也需要耐心等待好好准备,争取明年能晋升成功。“招数详见:“压力山大”的青年肿瘤医生,如何快速成长?张小田教授这样说招数三:做好基层肿瘤医生,必须借助“线上”学习如果要统计各类科室在知识和技能更新上的快速程度,肿瘤科绝对是排名第一。那么,缺少专家资源的基层肿瘤医生如何能跟得上日新月异的学科发展动态呢?答案显而易见:线上学习是重要渠道。年,“医学界”进行的《中国医生数字化学习行为与认知调研》显示,95%的医生会在互联网上学习医学知识技能,近4成医生每日在线学习时间1-2个小时,82%的医生在线学习占总学习时长至少一半。对于基层医生群体而言,临床实用经验分享、临床病例分析、指南共识解读是对实际诊疗帮助最大的三大学术资讯类型。此外,基层医生最担心的在线课程的问题包括:课程不贴合临床实际工作、内容陈旧、内容有学术性错误等。为此,“医学界”给肿瘤基层医生“量身定制”了四大版块的学习内容:图文专栏、视频课程、患教资料以及重要会议解读。此外,“医学界肿瘤频道”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