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医院爆光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fr=aladdin癌症绝非不治之症,我讲这话是有根据的,这就是相当多的晚期癌症病人存活下来的事实。当然癌症也是不等人的,我们这些身患癌症的人决不能等,也等不起。我们必须以现在能够做得到而又比较有效的手段,坚持不懈地同癌症进行“斗争”。为了与正处在抗癌第一线的病友们共勉,下边谈谈自己的体会。
坚持斗争决不“缴枪”
对于癌症,由于缺乏早期诊断和令人满意的治疗,所以一旦发现并确诊时,往往已是中晚期,其死亡率是很高的。目前我国癌症的发病率、死亡率在逐年提高,这就造成人们恐癌、畏癌的不正常心理,似乎只要得了癌,就必定要死亡,不可能有存活的希望。广泛地形成一种社会偏见:只要得了癌,就一定要死。
有些人一旦经检查确诊为患癌症时,就如霹雷轰顶,死到临头.由于怕死,而被死紧紧困扰,使自己在精神上受到严重的打击和折磨,造成心理的、生理的多种症状。最明显的是吃不下,睡不着,生理功能失调,抵抗力下降,造成一些复杂的恶性循环,并不断加剧,甚至急剧恶化,过早地死亡了。更有甚者,有的患者由于心理极度失常,产生绝望而自尽了的。甚至有的医务工作者也发生类似情况。如果在癌症面前缴了械,精神一垮,就全线崩溃,癌细胞便如脱缰之马,得以肆虐逞凶,置患者于死地。这说明心病比癌病更严重。
另一些患者,由于能认识到心理因素和癌症的辩证关系,则采取了截然不同的态度。他们开始也难免惊愕、困惑以及产生种种不安的思绪,但是能够较快地面对现实。我们要坚信健康的精神能够保持身体各器官功能的平衡,激活抗病因素,增强免疫功能,提高抗病能力,进而减缓癌细胞增殖周期,甚至使癌细胞逆转。在同样治疗条件下。有不少患者由于对癌症能在战略上藐视,战术上重视,精神振作,治疗得当,从而超过预计的存活期,多活3年、5年、10年,以至更长时间,健康地活了下来。至于我自己是属于哪种情况呢?当然是后者.经常听到人们对疑难病患者做思想工作时说:“要乐观、要坚强、要有信心”等等。所谓乐观,当然不是指得了癌症,而是指战胜癌症。哪有得了癌症还乐观的呢?我可不乐观,乐不起来。但我对生活是乐观的,对人类终究能揭开癌细胞的奥秘,征服癌症是乐观的。至于在我可能存活的时间内,是否能征服得了,也许有这个可能,不过谁也不可能作肯定的回答。但是,无论如何我都有信心,相信我能实践对别人做思想工作时说过的话,相信我能经得起人生最后的考验。
我认为死并不是癌症病人的“专利”,健康人同样有这个问题,只不过没有提到日程上来而已。所以我不把它放在心上,天天在那里琢磨。我不管病历上是怎么写的,也不管人们怎么议论,反正我的思想是平衡的,我的情绪是稳定的,我的生活是有规律的。我始终没有失掉健康人的思想感情。大家欢乐的事,我同样欢乐,大家开心的事,我同样开心,看书、看报、听广播,看电视、吃饭、睡觉、娱乐,没有任何反常现象。我还写点东西,和同志们谈谈思想,谈谈工作,解决一点有实际意义的问题。在我这样做的时候,有的同志还替我难过呢:“死到临头,还蒙在鼓里”。我当然没有蒙在鼓里,我心里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我的家属,尽管为我的疾病担心,为我的生活操劳,但是,因为我比较平静,周围的空气也就不太紧张,基本上是处在正常的生活秩序和平静的生活气氛之中的。大概就是因为我能泰然处之,没有受心源性,医源性刺激,因而才能平安地度过了最易使人惊恐不安的不寻常的时刻。在这个基础上,才有可能赢得时间和病症作斗争,而在和癌作斗争的实践过程中,便逐步产生和增强了抗癌求生的信心和决心。我体会到,癌症患者如果能够科学地把心理卫生和药物治疗结合起来,不受或少受心源性,医源性的刺激和干扰,在现有治疗条件下,就能够延长存活期,提高存活率。一个人的精神状态,不仅仅是得病之初能否顶得住的关键,而且也是贯穿于抗癌的全过程之中,是取得疗效和康复的关键。
尊重科学忌乱投医
癌症,往往给人心理上造成一种很难适应的压力,尤其是晚期患者,压力更大。病人及其家属求医心切,总想能找到什么灵丹妙药,往往乱投医,或为了增加保险系数,总觉得办法多一些好。还有一种心理:既然得了癌,总不能在一棵树上吊死,万一能找到一种办法或一种药能起作用,不就得救了吗?于是就千方百计地去求医问药。然而现在的医学水平对于癌症还没有什么特效药,特效办法,而患癌的比例和人数却日渐增加,有的地区死亡率也在上升。癌症既是疑难病,又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征服癌症,已经成为国内外大力研究攻关的项目。在这种情况下,什么“专治癌症”,“祖传秘方”,“治癌新药”,便应运而生。只要宣传谁能治癌,他那里一下子就会热闹起来。至于究竟能不能治病,效果如何?却很少有人认真去了解,致使许多病人上当受骗,贻误治病机会。比如:不管什么药品、食品,只要和癌一挂钩,就畅销,就涨价;不管什么样的“医生”、“气功师”,只要和癌一挂钩,就身价百倍。有的“医生”、“气功师”,还有掮客,二道贩子便贪利忘义,沽名钓钱,乘人之危,发癌难财。还有一些广告、报道,在介绍一个医生,一种疗法、一种药品的时候,不是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而是夸大事实,添枝加叶。有的把实验室的成果,当成临床实践的成果去宣传;有的把个别的、一时的疗效当成带有普遍意义的东西去宣传。对于这些,我们必须百倍警惕,决不轻信。否则,就很可能是花了钱不治病或者是花了钱搭上命。医院的西医、中医,从来不给谁打保票,可是我信任他们。因为经过时间和实践检验,他们的医德是高尚的,治疗是有效的。至于一些江湖医生,骗人的事就更多了。这个药、那个方,反正办法很多,提醒广大病友,要特别警惕.我们不能超越现实医学科学水平,抱着不切实际的幻想,去找什么妙术奇方。我们不能失掉理智,听到一些经不起推敲,毫无根据的什么办法,什么偏方都想去试一试,碰碰运气。我们没有本钱去押这种“宝”,不能拿生命去赌博。可有的人说,万一要碰上真的能治好的呢?所以,总想去试试。我说,我们是癌症病人,没有本钱去试,的确我们试不起,更输不起,一输就要蚀老本,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也许有人会说:“我不能等死啊”。我说,是不能等死,但也不能去找死;与其找死,还不如等死。当然正确的态度应该是不要急于去试,要先听一听,看一看,听听他们说的是否真有道理,看看他们做的是否确有实效,而且要看它一段时间。总之,既要掌握信息,又要调查研究,要了解所流传的种种情况的来龙去脉,要了解临床效果,即接受那种治疗的人,有多少是有效的?是个别情况还是有普遍意义。还要看它是否能经得起时间检验。如果是刚刚开头,而且又说的那么神,就不要急于就医。即使经得起时间和实践的检验,也还要根据自己的情况,考虑是否就医,千万不能急不择医,盲目求治。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病人家属听到哪里有“名医”就千方百计去找,那怕消耗了大量的精力和金钱,亦在所不惜。只要是医生找到了,钱花到了,礼送到了,药吃到了,即使病人死了,他们认为心里也得到了某种安慰,因为亲人得的本来就是‘不治之症”。只要心意尽到了,什么遗憾.歉意也就没有了,这种只图心理上得到安慰,而不分析对治病有无利弊的作法,和那些甘愿为菩萨烧香叩头的作法,是同样的心理。这种情绪,反馈到病人身上,不会产生什么力量和信心,没有任何积极意义,因而是不可取的。一般来说,人们往往认为:多用些贵重药,多一些办法,多—些手段,总归会好一些,保险系数会大一些。其实,药物并不一定是越贵重越好,办法也不一定是越多越好,不论是几个医生同时开的几种药,或是宣传,广告中所鼓吹的治癌特效药和新办法,决不能同时都服用,或同时都应用。且不说误服那些假冒药品,就是优质名贵药品,也不能滥用;且不说那些江湖医生、江湖大师的什么招数,就是正经医术,正当办法也不能乱用。因为首先,要考虑这些药品,医术、办法是否对症,它们会不会有交叉反应,会不会产生意想不到的后果。有的人办法虽然很多,想请什么人治疗,就能请到什么人治疗,想用什么药,就能得到什么药,但是效果并不一定都很好,有的不仅没有延长存活期,反而提前死亡了。这说明,它们的效果并不是1加1等于2,也许等于零。而他们的副作用,却可能是1加1等于3。如果碰上江湖骗子,那后果就更难想象了。本来有的病人还可以继续生存,从长计议,可是这一来,却失掉了宝贵的时间。对于癌症病人来说,时间就是生命。所以我劝病友们,千万不能乱投医,吓死了不好,治死也不好。在这方面,有许多人是付出了很昂贵的代价的,我们都应该接受这些教训。(本文摘自高文彬《抗癌背后的秘密》一文)
图片/网络
编辑整理/乐轩
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