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介绍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初中化学结晶现象初中学习大师 [复制链接]

1#

一、结晶现象和晶体的形成

1.晶体:晶体通常指有规则的几何外形的固体。

2.结晶:形成晶体的过程叫作结晶。

3.结晶的方法

①蒸发溶剂结晶:一般适用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的固体物质,如海水晒盐。

②冷却热饱和溶解结晶:一般适用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固体物质。

注意:

1.当物质从溶液中结晶析出时,有少数物质在析出过程中与溶液中的水结合而形成结晶水合物。常见的结晶水合物:CuSO45H2O(蓝矾)、FeSO47H2O(绿矾)、Na2COH2O(石碱)、CaSO42H2O(石膏)、KAl(SO4)H2O(明矾)这些结晶水合物是纯净物。

2.结晶后得到的滤液是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二、混合物的分离

常用方法:过滤和结晶

(一)过滤

1.适用范围:分离不溶性固体和液体的混合物,或除去混合物中不溶性杂质。

2.基本操作: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3.过滤操作时掌握的要领:

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中间不要有气泡。

二低:①滤纸边缘低于漏斗边缘

②漏斗内液面低于滤纸边缘

三靠:①玻璃棒斜靠在三层滤纸处

②倾倒液体时,烧杯口紧靠玻璃棒中部,以防液体溅出

③漏斗下端尖嘴处紧靠接液烧杯内壁

(二)结晶

1.使用范围:从溶液中得到固体溶质或分离几种可溶性固体混合物。

2.基本操作:

(1)如果要提纯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的物质(如KNO3固体中混有少量NaCl,要提纯KNO3),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降温结晶)的方法。

步骤:

加热溶解→趁热过滤→冷却结晶→再过滤→干燥晶体

(2)如果要提纯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小的物质(如NaCl固体中混有少量KNO3,要提纯NaCl),采用蒸发溶剂(蒸发结晶)的方法。

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结晶→趁热再过滤→干燥晶体

3.蒸发操作时掌握的要领

①在加热时用玻璃棒不断搅动,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②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量固体时,即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水分蒸干。

③停止加热后,不要立即将蒸发皿直接放在实验台上,以免烫坏实验台面。

三、粗盐提纯实验

1.步骤:溶解,过滤,蒸发

2.过滤的操作要点:“一贴二低三靠”

过滤之前应将溶解的液体静置一会儿再过滤,以免不溶物堵塞滤纸的小孔,影响过滤的速度;过滤后得到的滤液如果是浑浊的,应查找原因,再过滤一次。

3.蒸发过程中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防止液体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当蒸发到出现大量晶体时,应停止加热,利用蒸发皿的余热蒸干余下的液体。

4.粗盐提纯每一步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

①溶解中玻璃棒搅拌,加速溶解。

②过滤中玻璃棒用于引流。

③蒸发中玻璃棒用于搅拌,使液体均匀受热

④实验结束后用玻璃棒将提纯的食盐转移到纸上,此时玻璃棒是转移固体的工具。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