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温州,大多数人首先想到的,就是那口“十级加密”的方言。
翻开中国方言地图,你会发现,除了福建、台湾及广东潮汕,温州最南端竟还有一小块被闽南语占领的地方!
温州苍南。
“诗画浙江,山海苍南”,足可想见这里的美。
小城苍南,地处浙闽交界,与闽北相接,与台湾隔海相望。
“世界矾都”矾山就坐落于此,曾盛极一时。
长久的富庶,历代移民的融入,使得苍南食俗在江南独树一帜。他们喜海鲜、好面食,在闽菜和瓯菜的风味中又夹杂了北方菜系的豪迈。
除了普通的海鲜以外,苍南人还有着和闽南人一样的美食想象力:
鸡壳、牛肉羹、宜山鱼饼、埔坪卤鹅、桥墩月饼、藻溪猪油渣、马站煎包……
有人说,在苍南,可以从天光吃到日暮,仅城中北路米的街道,就足够让你的味蕾魂不守舍。
这其中,不得不提矾山肉燕。
它几乎成了苍南小吃的代名词。
肉燕遇水一热,燕皮一舒一张,“形似飞燕,食似燕窝”。
01
深藏苍南的特色美食
矾山镇地处浙闽交界处,深受福建影响。
闽菜经典小吃肉燕,传入矾山后,矾山人结合矾矿工人口味进行了系列改良,这才有了矾山肉燕。
苍南矾山被称作为“世界矾都”,
有着多年的采炼明矾历史。
“肉包肉”,这是食客对肉燕最贴切的形容。
光看外貌,肉燕与江南小馄饨极为相似,差别在于肉燕的皮,是由肉加淀粉敲打而成,再包进肉馅,形状圆头散尾似飞燕,故名“肉燕”。
小小一只肉燕,似馄饨而非馄饨。
别的不说,单纯是包馅的皮,就是清素寡淡的馄饨皮所不能比拟的。
肉燕的口感,与馄饨差别也颇大。
不似馄饨的绵软,煮好的肉燕,吃起来爽滑脆口,肉香浓郁。
就像是脆嫩的海蜇里,塞满了带汁的汤包,
晶莹剔透,极为馋人!
02
非遗技艺,手工制作
作为为数不多的被矾山人继承发展的一种小吃,一种民间技艺,矾山肉燕,因其制作手法特殊,还被列入温州非遗项目。
一般的小馄饨精髓在肉,
而肉燕的灵魂在皮。
说起来简单,其实正宗的手工肉燕制作过程,能让人累到汗流浃背……
燕皮要选用新鲜的猪后腿肉。
剃筋剔膜后,“打燕郎”用两斤多重的“燕槌”,开始均匀反复有着节奏的敲打。
直到将猪肉原有的生理结构完全打碎,长时间的手工敲打会让燕皮格外有劲道!
两个多小时的敲打后,这肉糜才算打好。
打好的肉泥,能够被自由地捏成随意的形状。
擀压锻打好的肉,揉捏的同时,在肉糜上撒上番薯粉,继续揉捏。双手不断轻轻拍打压延,再用擀面杖一遍遍的擀压,直至肉糜与番薯粉完美融合成型。
经过拍、压、擀、折、拂、扫、切等工序后,
厚度仅为2毫米的肉燕皮就做好啦!
最后就是包肉燕了。
端上添加了适量的葱、蒜,并放在精心配制的调料中浸泡而成的馅料。
单单闻起来就鲜味十足。
将燕皮的一端轻轻卷起,把鲜香十足馅料卷入其中,再将燕皮左右两边往中间连牢。
形似飞燕的肉燕就诞生啦~
03
简单易煮,独具风味
在家也能品尝到这份美味
越是美味的食材,烹煮方法越是简单。
苍南人吃肉燕,一般是烧汤,或蒸煮。
肉燕烧汤,这是肉燕的传统做法。
将肉燕放入沸腾的开水中煮五分钟,然后依个人口味加入各种调料调汤,再烧个小5分钟即可。
沸水下锅,燕皮煮熟后薄而透明,
比寻常面皮更加筋道,口感更香。
再讲究一些,可用上好胴骨久熬而成高汤,加入一点米醋,点缀些许胡椒,酸辣适口,既不喧宾夺主,又能催发肉燕本身的鲜味。
蒸肉燕,放在蒸笼里,底下加注水,蒸10分钟左右即可。
记得蒸之前在肉燕表面淋些水打湿,出锅后,肉燕饱满剔透,泛着光泽!
蘸点醋,皮脆馅儿饱满,比大饺子更好吃。这样的肉包肉,你爱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