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发展起来的肿瘤多学科治疗模式通过外科、影像、放疗、肿瘤内科、康复、营养、心理等学科的紧密合作向肿瘤患者提供一种综合、全面、以患者为中心的诊治方案及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在使患者获得最佳治疗效果的同时,也有效地减少了医疗资源的浪费。
多学科治疗已逐渐成为肿瘤的治疗原则,随着各种治疗方法疗效提高而不断改进,多学科治疗方案有了新进展,改善了肿瘤的预后。
而阑尾原发肿瘤发病率较低,体积小的阑尾肿瘤多无症状,临床体征缺乏特异性,术前诊断困难,常在阑尾手术或其他手术时偶然发现。此外,阑尾肿瘤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极易发生漏诊和误诊。因此,临床医生应该对阑尾肿瘤引起重视。
但目前,对于阑尾肿瘤患者的治疗尚未形成统一的共识。
在此背景下,中国医师协会结直肠肿瘤专业委员会针对阑尾肿瘤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和随访监测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争议,组织专家编写《中国阑尾肿瘤多学科综合治疗专家共识(版)》(以下简称“指南”),旨在更好地指导临床医生进行临床实践。
据悉,指南从阑尾肿瘤的组织学分类、阑尾肿瘤的临床特点、阑尾肿瘤的诊断、阑尾肿瘤的治疗、阑尾神经内分泌肿瘤、阑尾黏液肿瘤等六个方面进行阐述。
好医生将阑尾肿瘤的临床特点及阑尾肿瘤的诊断进行整理摘要:
阑尾肿瘤的临床特点
指南指出,专家组一致认为阑尾肿瘤患者症状不明显,在手术前很难被诊断,大部分病例均是在术中或术后标本进行病理检查时偶然发现。进展期疾病可以出现疲乏、体重增加、慢性腹痛和饱腹感,也可以导致阑尾炎、肠梗阻或者盆腔肿物的相关症状。
此外,对于怀疑阑尾炎的患者在进行阑尾切除时,专家组建议手术医师必须考虑到阑尾肿瘤的可能性。有研究显示,在因为阑尾炎行阑尾切除术的患者中,阑尾肿瘤的检出率约为2.3%~12.0%[1-2],阑尾周围脓肿的患者中阑尾肿瘤的比例高达20%[3]。专家组认为对于老年患者和影像学无法确定阑尾炎的患者,阑尾肿瘤的检出率更高。
指南指出,专家组一致认为详细的病史采集和全面的体格检查非常必要。病史采集应该包括既往手术史,尤其是阑尾切除术病史。对于阑尾已经切除的患者,应该仔细回顾手术记录及阑尾病理报告。体格检查应该包括盆腔检查和直肠指诊,从而发现盆腔肿物,并判定肿物的活动度,以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少数阑尾黏液肿瘤表现为腹部、切口及腹股沟疝的假黏液瘤。
阑尾肿瘤的诊断
大约13%~42%的阑尾肿瘤患者同时患有结直肠肿瘤[4-7],因此专家组一致认为阑尾肿瘤患者有必要行结肠镜检查。结肠镜下阑尾肿瘤可以表现为肠腔外肿物样凸起或者在阑尾开口处可见黏液或息肉样组织,但是结肠镜对于阑尾肿瘤的诊断价值很有限[7-8]。
Editor
作者
好医生-闫妍
Source
来源
中国知网、中华结直肠疾病电子杂志
[1]WrightGP,MaterME,CarrollJT,etal.Istheretrulyanoncologicindicationforintervalappendectomy?[J].AmericanJournalofSurgery,,(3):-.
[2]LuP,McCartyJC,FieldsAC,etal.Riskofappendicealcancerinpatientsundergoingappendectomyforappendicitisintheeraofincreasingnonoperativemanagement[J].JournalofSurgicalOncology,,(3):-.
[3]Mallinen,J,Rautio,T,Gronroos,J.etal.Riskofappendicealneoplasminperiappendicularabscessinpatientstreatedwithintervalappendectomyvsfollow-upwithmagneticresonanceimaging:1-yearou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