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条
纤手搓来玉数寻,碧油煎出嫩黄深。
夜来春睡无轻重,压褊佳人缠臂金。
油条,餐桌上的迷人精。即便关于油条不健康的言论三五不时地出现,却丝毫没有动摇油条在早餐界举足轻重的地位。
▲网友神吐槽
甚至还有不少有条件的人家会在自家中学做油条,例如明星鹿晗就曾在平台上晒过自制的油条,那品相,一看就让人很有食欲。
不过作为鹿晗的粉丝们却神吐槽起这油条的出处,都不太相信这油条会是出自鹿晗的手中,至于是不是鹿晗做的先不说,那油条却是很成功的作品!
▲油条吃法
而油条作为一种极具国民度的食物,在中国人的餐桌,也绝非单一面孔。于饕客而言,油条是一块“万能砖”,可单吃、可入菜,甚至裹馅、入馅。你永远想不到,油条会以什么形象,出现在餐桌之上。
01油条为什么能成为全民早餐?
清晨,城市里大街小巷的早点摊都会支起一口热油锅,微微地冒着油烟。做早点的师傅,把柔软的面团合二为一,抻成长条扔进油锅,不时地用长筷拨动,面团膨胀起来,渐渐呈现金黄色,夹出来放到架子上沥干油。
这就是中国人最广泛的早餐——油条。
▲炸油条
关于油条的历史,有一个流传极广的传说:南宋时,岳飞被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关押在风波亭。秦桧想除掉岳飞,但岳飞声名远扬受人爱戴,正在犹豫的时候他老婆王氏说:放虎归山后患无穷。于是秦桧就下毒把岳飞害死了。
岳飞被害的消息传到临安后,有个专卖油炸面丸的王老四怒上心来,就随手捏出了秦桧和王氏的面人,扭在一起丢进了油锅,做成了“油炸秦桧”,没想到非常受欢迎,仅仅一个下午,整个临安城就都做起“油炸秦桧”。
▲秦桧
后来,有人把它推荐给了宋高宗吃,还给它改了个名字叫“油炸桧”,高宗吃了很喜欢,从此,油条风靡全国至今。
至今还有不少地方管油条叫“油炸桧”、“油炸鬼”,但是这个诅咒方式却被人们淡忘了。所以,如果你讨厌谁,就让他下油锅把,比扎小人过瘾,还能吃。
▲贾思勰
不过传说归传说,油条的雏形却是在南宋之前就出现了。北魏时期农学家贾思勰所著的《齐民要术》中有一种油炸食品,和如今炸油条的方子十分相似。
虽然油条普通,但不分阶级、不分老少都喜欢。梁实秋曾经写到过,在他那样比较富裕的大家庭里,孩子们每天早晨也只是用烧饼油条来果腹,但天天吃也不厌。
▲街边卖油条
02油条为什么要两根一起炸?
你有没有好奇过,为什么油条都是两根?不仅是因为秦桧和王氏,还有一个科学的原因:一条炸不起来。
一根好油条,除了能支棱起来,更重要的是入口酥脆,内里蓬松,这很大程度上是膨松剂的功劳,最传统的就是明矾加小苏打。
▲炸油条
当油条进入油锅后,高温使明矾(硫酸铝钾)跟小苏打发生反应,释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使油条变得蓬松,并形成氢氧化铝,氢氧化铝会和面团中的物质发生反应,让油条外皮在较薄的情况下也不易破裂。
为了油条能够充分膨胀,就不能让外表面固化的过快。如果单根炸,高油温使得油条表面迅速定型,来不及膨胀。如果将两根油条拧在一起,中间部分不会直接接触到油,可以长时间保持较低温度,油条就可以膨胀起来了。
▲一根油条、两根油条对比
这也就是为什么绝大多数油条都是两根一起炸的。
但是,明矾作为膨松剂,容易导致人体摄入铝超标。虽然,国家标准中允许明矾作为油条膨松剂使用的,但是对铝残留量有着严格限制(不超过毫克/公斤)。
于是,近些年出现了使用“无铝膨松剂”做出的“健康油条”,不过很多“健康油条”吃起来外皮比较厚。
▲炸油条
出现这个问题的原因有几个:一是前面说使用明矾有助于外表面酥脆;二是和面时必须用力揣捣均匀,否则油条成品的松脆度会不够;三是跟炸油条时的油温和厨师的手艺有关。
03谁才是油条的完美CP?
油条豆浆的官宣早已深入人心,油条胡辣汤、油条豆腐脑的搭配,也是不少人心中不可拆分的锁定CP。
▲油条豆浆
一根油条一碗粥,再来一点酱油,这是杭州早餐的古早味。
鲜香的酱油浸润了油条的绵软,经由牙齿的触碰,自油条脆嫩的表皮溢出,咸鲜的味道唤醒了整个清晨。
万物皆可涮火锅,是四川人的美食心得。
酥香绵软的油条,必然不能躲过火锅的洗礼。油条下至火锅内,与锅内的红油缠绵起舞,起伏翻滚之间,先人一步喝足锅内的汤汁精华。灌满汤汁的油条,体态更为膨胀,筷子稍一触及,汤汁便自油条表层溢出。
入口后,油条溢出的汤汁,像一颗火锅炸弹,瞬间占据了味蕾高地。烂软的油条,继而补上了后味,蓬松的面块早已将面粉的弹性撑到极致,面粉的厚重滋味被浓郁的火锅汤汁掩盖,倒莫名作用出一种类似鱼肉的嫩滑口感。
▲涮油条
食材丰富、加入油条丝的艇仔粥,承载了不少老广的乡愁。
“艇仔粥,艇仔粥,爽口清香唔使焗,一毫几分有一碗,好味食到耳仔郁。”由昔日珠江三角洲上的疍民创造的艇仔粥,见证了百年广州“游船河,啖虾啜粥”的过往。
艇仔粥多以鱼骨、鸡骨做底,加入稻米熬制成粥。待得粥底煮熟,将生鱼片、叉烧片、鱿鱼丝、海蜇丝等食材垫于碗底,而后滚粥冲入,碗内的食材被一烫即熟,最后撒入一捧香脆的炸花生和油条丝,便是一款经典的广府粥品。
丰富的海鲜食材,并未掩盖油条的酥脆。刚出水的海鲜,鱼鲜肉美,被米粥包裹出绵滑细腻的口感。油炸的花生米和油条丝,中和海鲜粥底的腥味之余,又淡化了挂羹米粥的糊口之感。
此外在砵仔焗鱼肠、菠萝油条虾等菜肴中,油条的味道同样不可忽视。以油条为主菜的丝瓜炒油条、八宝油条、西红柿炒油条,也是不少人定义油条的地道吃法。
▲丝瓜炒油条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