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介绍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老北京的传统甜品,药糖您听说过印贴儿 [复制链接]

1#
北京比较专业的白癜风医院 https://mip.yyk.99.com.cn/fengtai/68389/

大家好,我是京师玩儿主,今儿和大家聊聊,老北京的传统甜品,药糖,也叫做砂板糖。

所谓的“砂板糖”,和我上期给大家介绍过的秋梨膏在功效上,有些大同小异。都有些祛肺热,止咳化痰的疗效。据说这砂板糖还有滋补祛病、强身延年的作用。

药糖:是京津地区的传统食品,其有着悠久的历史,它原为宫廷中的药膳食品,后来流传到了民间。由于它的原始配方,针对换季上火引起的常见杂症,有显著的食疗保健作用,所以人们也把它们俗称为“药糖”。据传,话说乾隆皇帝有年闹嗓子,吃了很多药也不见好,尤其是晚上咳嗽厉害。御医就推荐了这个药糖,皇帝吃了感觉还真不错,起码当晚能止咳,安然入睡了。坚持含了几天,咳嗽竟然好了。感觉这小小药糖还真管用。它一直是宫廷皇族们的御膳养生糖果,后来皇帝出巡,御医大厨子都跟随着,很多当地的厨子也都偷偷的跟着学。于是就有了后来的很多版本,比如老北京的叫法为:“砂板糖”;山东一带多叫“茶膏糖”;东北一带的称呼为:“茶糖”或“大萝卜膏糖”;天津卫的称呼为:“药糖”;江浙一带的叫法为:“梨膏糖”。随着时代的变迁,现在这种药糖也有颗粒形的,桃形的,方的,各式各样的形状都有了。

其实这些“药糖”,据考证是由茶膏糖改良而来的。而茶膏糖,据说是清初由中药铺的小伙计偶然发现的。他发现药铺熬甘草剩下的黑褐色锅底儿,虽然有药味儿但还能吃,于是每天都把店里熬甘草剩下的药膏都给吃了,过了一段时间,别的小伙计发现他脸色好了,嗓子疼和痰多的毛病也好了,店里得知后,就将其作为保健药品出售。后来为了改善口味,又在其中加入了其他一些药材和糖,吃起来就没那么大药味儿了,名字也改为了茶膏糖。

后来,经过近百年的不断改良,在熬制茶膏糖的过程中,加入了不同的中药材,有些做药糖的甚至要用四、五十味中药熬制。配料一般是蜂蜜、白糖、茶等。后来发展出来白的、绿的、黄的、红的、紫的等各种颜色。还有添加不同配料的橘子味、葡萄味、蜜桃味等不同味道,这主要为了掩盖中药的味道。在旧时,薄荷味儿的药糖清凉爽口,沁人心肺,最为受欢迎。还有加入白萝卜汁做出来的,就被称为“萝卜糖”。还有熬制的时候加入梨汁或梨膏的,这种做出来的就叫“梨膏糖”。

药糖的制作并不复杂,制作药糖的糖主要是饴糖,也就是麦芽糖。然后在里面儿加入砂仁儿、豆蔻、玫瑰、薄荷、芝麻等各种不同种类的中药材,或者是加入事先熬好的人参、黄芪等的汁儿。熬药糖最大的讲究就是熬制的火候,只有火候得当的药糖熬出来才会香气扑鼻。熬好的药糖用勺舀出,一般会倒在一块干净平整的青石板上,晾凉后切成条状,再分成小块儿。当然,也有的直接将晾凉的,整块儿药糖饼子加上冰糖起砂。这种做法完成后,就成为了老北京俗称的“砂板糖”了。

药糖是旧时的一种风味小吃,很好看也很好吃。但真正把它们升华成一种文化的,还是那些默默无闻的、走街串巷的人们,和通过他们,世世代代流传下来的吆喝声。这些沿街叫卖的小贩,往往都是背着一个盛放药糖的木盒子走街串巷,这些木盒子多为阶梯式的,约50厘米宽,上下3层,每层用小木板分隔成一个个的小空格,每个小格子里装着一种口味的药糖,五颜六色的,很是讨人喜爱。两侧有绒制的龙形,名曰“二龙戏珠”。这木盒子到了后期,上面还出现了透明玻璃的盖子,让主顾能一目了然,自己挑选。选好了以后,小贩并不用手拿,而是用大镊子夹出来,以示卫生,然后用纸包起来给主顾带走。 我国著名的评剧表演艺术家新凤霞,曾经回忆她的邻居就有一位卖药糖的,人称傻二哥:“傻二哥吆喝的时候,先是伸伸腿,晃晃胳膊,咳嗽两声试试嗓子。两只脚一前一后,前腿弓,后腿蹬;一手叉腰,一手捂住耳朵,这才放声吆喝了。......到了晚上,傻二哥还要开亮药糖盒子上的红绿灯泡,照着闪光的铜盖子和电镀钳子,因此非常显眼,从而招揽生意”。

说到旧时北京卖药糖的,当时有一个很有“名气”、外号儿叫“大兵黄”的,他出生在南城的天桥儿附近。据史料记载,“大兵黄”本姓黄,因为清末在张勋部队里当过兵,所以有了这么个外号儿。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他就在天桥戏院边儿上卖药糖。“大兵黄”买药糖时,即不练把式也不吆喝,而是整天站在那里一边破口大骂,一边卖药糖,今天骂韩复榘、明天骂张宗昌、后天又骂段祺瑞。因为当时*阀混战,民不聊生,百姓们恨透了这些*阀,所以有很多人天天围着他听,以解心头之怨。“大兵黄”也因为骂街骂出了名儿,从而渐渐的成为“天桥八怪”之一。“大兵黄”的出名,也使这种药糖更为被世人所乐道。而这种卖药糖的方式,也算是旧时的北京一种独具特色的市井风貌了。

年左右,串街走巷卖药糖的逐渐多起来。做这种生意的,一般都是年轻的“帅哥儿”,很少有上年纪的。他们边走边吆喝,唱词儿合辙押韵,吆喝起来一套一套的,很是动听。卖药糖的没有固定的吆喝词,一般会吆喝道:“诶~买的买,捎的捎,卖药糖的来咯~”。也有吆喝“来吃喽~来吃喽~药糖哟~橘子味的酸又甜,薄荷味儿的冒凉气哟~”。还有“药糖~药糖哟~药糖治病哟~打嗝儿呀~吐酸水儿呀~吃了药糖都管事儿呀~”。“大凉味儿,小凉味儿,专治鼻子不通气”。““吐酸水儿呀,打了饱嗝儿,吃了我的药糖都管事儿”。。。。。。可是说是各种各样的吆喝声都有。有些卖药糖的小贩就凭借吆喝挣钱,他们有时还会临时起意编一些词来吆喝,有些人甚至会专门找这样的小贩听吆喝词,听高兴了就会买药糖。您看看,这都可以算是一种街头表演了。郭德纲在相声《叫卖图》里学的一段吆喝声,讲的是卖药糖的。完整版为:“卖药糖喽,谁还卖我的药糖喽,橘子还有香蕉山药仁丹,买的买,捎的捎,卖药糖的要来了,吃了嘛地味儿,喝了嘛地味儿,橘子薄荷冒凉气儿。吐酸水儿,打饱嗝儿,吃了我的药糖都管事儿,小子儿不卖,大子儿一块”。

这里说句题外话,德云社里演绎卖药糖的,其实准确说是天津版的吆喝声。它和上面提到的各种吆喝声,大多是民国甚至是建国初期的。更早的老北京版卖药糖吆喝声,就两句话,那就是“药糖,药糖”。至于怎么唱,我是真学不来,早些年,很偶然的机会曾经听过怎么一回,其主要特点就是1“药”字为重音,“糖”字为轻音;2是这两个字和两次“药糖”之间的节奏上的过渡和转折。

现在再和您讲个和老北京“药糖”有关的小故事,那就是,您听说过“印贴儿梨膏糖”吗?这“印贴儿梨膏糖”最奇特的是其售卖的方式,您可以把它理解为是利用“科学”来做小买卖的。据说当年出来做这行生意的,大部分都是13,4岁,家里贫困的孩子。这些孩子身上挂着个篮子,篮子里放着个大铁盒儿,盒儿里放着许多沾着芝麻,已经被分为大拇指甲盖儿大小的,各种颜色的梨膏糖。这篮子上还有好多用铁丝穿着的,没有任何痕迹的,白色的小纸条儿,旁边还带着个盛着水的小桶儿。边走边吆喝着“印贴儿嘞,梨膏糖”。售卖时,全都一个价,也就2,3分钱左右一次。不过您买的不是糖,而是能让您随便挑的那些小白纸条儿,您选好后,售卖人就会把您选好的纸条儿,放入盛着水的小桶里一涮,再提拉出来,字条儿上就会出现不同的数字,如“20”,那就给您从铁盒子里挑出20块梨膏糖给您,如果是“10”,就给10块儿,如果是“5”就给5块儿。这完全是属于“撞大运”、靠手气。同样的钱,有的小朋友就能买20块儿,有的就只有几块儿,这种很是“神奇”的售卖法儿,对于当时不明白的人,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再加上这梨膏糖本身又香又脆的,故此这买卖,很招孩子们的追捧。其实说到原理,很简单,就是拿白矾,也就是明矾化成水,再拿干净的毛笔,沾着这个白矾水,把数字事先写在纸上,等干了以后,就看不到字体了。再一遇水,字迹就又出现了。

咱再说回这药糖。卖药糖的一般都会将药糖宣传得神乎其神的,但我认为这药糖虽然用了些中药,但很难说这是什么“保健食品”,更不能将其称为“药”了,个人看法也就是当个解馋的零食罢了。

老北京传统的药糖,止咳、化痰、助消化,它结合食疗养生、糖果为一体。真可以说是老少皆宜。它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是古老华夏食疗文化的珍品。在年以前,这些卖药糖的,常见于老北京的天桥及护国寺、白塔寺、隆福寺、土地庙的庙会附近。自年至年,这种市井的小吃在北京几乎就绝迹了。直到年以后,才有少量拾起这老祖宗留下的秘方制作的药糖问世。但即使这样,现如今在北京卖药糖的,也已经很难见到了。

那好了,今儿就和各位先聊怎么多,咱们改天再见。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