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以为时日无多,真没想到我已经顺利活过了5年,相信还会有更多的5年……”今年57岁的毛先生谈起自己的患癌经历时讲到。
从外表上看,如今的毛先生已见不到最初确诊时的悲观和绝望,可见其这几年来过得还算舒心,并不像很多癌症患者那样,备受痛苦折磨。
年6月,毛先生在体检中发现结肠癌,随即在医生的建议下住院进行手术治疗。术后的病理报告提示为结肠溃疡型中低分化腺癌,少许呈黏液腺癌分化,侵及肠周纤维脂肪组织,侵犯神经,两侧切缘未见癌累及,肠周见癌结节1枚,肠周另见7枚淋巴结转移。
年的8月3日,毛先生开始行第1周期的化疗。然而,化疗后毛先生却出现明显的体虚乏力,恶心呕吐,于是前来就诊,希望联合中医药治疗。
年8月20日首次来诊时,症见乏力,腰部痠痛,口干,恶心,无呕吐,纳差,眠可,大便稀,舌质红,苔腻。病历报告显示为“结肠恶性肿瘤,Ⅲb期,T3N2M0”。结合其症状表现,当前的化疗治疗方案,中医辨证为脾肾亏虚,湿浊内阻。治法:健脾益肾,利湿化浊。
拟方:姜半夏、麸炒白术、酒女贞子、酒黄精、竹茹、旋覆花(包煎)等。日1剂,水煎2次取汁ml,分早、晚2次服;服用14剂。
年10月6日二诊:毛先生自述服中药5剂后,食欲明显改善,体力增加,此后一直按上方服中药,顺利完成第2周期化疗。近期的血常规报告显示,白细胞计数2.5x10^9/L;中性粒细胞计数1.3x10^9/L;血小板计数60x10^9/L;仍诉乏力,腰部痠痛,睡眠尚可,大小便正常,舌质红,苔白稍腻。初诊方调整用药,加鸡血藤、墨旱莲、仙鹤草,继续服14剂。
此后一直以上方为基础方随证加减,调整用药,至毛先生顺利完成6周期化疗。
年11月17日再次来诊,毛先生自述近1周出现烦躁、胃脘胀痛,为预防复发,故再次前来希望服中药调理。此次来诊症见易怒,善太息,偶胃脘胀痛,体力尚可,食欲和睡眠一般,舌质淡黯,苔薄白。
拟方:北豆根、女贞子、浙贝母、郁金、莪术、藤梨根、白芍等。
服用14剂后随访,毛先生诉烦躁、胃脘胀痛消失。效不更方,随症加减,患者一直配合中药治疗,随诊至今已5年余,多次复查均未提示复发转移征象。
事实上,随着新药、新治疗手段的出现,通过放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微创治疗等综合方案,大部分患者能达到有效控癌目的,但同时也带来很大毒副作用,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如免疫治疗可造成免疫性肝炎、免疫性甲状腺炎、免疫性肺炎等,化疗造成消化道反应、骨髓抑制等,靶向药物造成严重高血压、皮疹、严重蛋白尿等,均引起患者生活质量急剧下降,预定治疗方案延迟或永久停药,进而影响疾病控制及患者生存期。
为应对这些抗癌治疗过程中所出现的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临床上,越来越多的专家主张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模式,通过中医的治疗减少患者的癌因性疲乏,放化疗所致的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免疫功能下降等,以提高疾病的控制,整体上改善患者的预后。
除此之外,在放化疗等治疗结束后,予以中医维持治疗,通过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触发机体免疫自稳机制,从而达到控制瘤体或抑制瘤体的作用,降低复发和转移的发生。也正如临床实践所表明,抗癌就是一场“持久战”,要想打赢这场持久战,离不开多种手段的灵活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