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介绍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故乡,您多么失望,我多么忧伤四
TUhjnbcbe - 2023/9/15 19:54:00
生产队妇女

进入腊月,过年的气氛就越来越浓了。月头被派出去兴修水利的大人们陆陆续续回来了,这个季节,农活很少了,田野里的麦苗和油菜绿油油的一片一片,在寒风吹拂中长势喜人,只有靠村边的几块田荒着,那是专门留着备用的农田,来年春天好培育秧苗。该分的口粮和油都分了,男人们窝在队屋里修理农具,每个村子总有两个手艺不错的木匠,其余的人就一排搓草绳子,打腰子,就是用来捆草头用的,稻谷割好铺开,不是要捆起来才能挑回来吗?就靠这东西,一提提扎好,按提记工分。女人们都去挖荸荠,下雨就集中在队屋里剥花生种,小孩们放学了就去那里扒花生壳,找漏掉的花生米吃,或是座在一堆衲鞋底,晚上纺线,在煤油灯下一纺线就是大半夜,织布也是,土织布机和工艺,都消失了,只有偏远山区的少数民族估计还有,记得我读高中时母亲纺了好多年的纺车被父亲用锄头给砸了做柴给烧了,从此结束了时代纺线的历史,染布是从公社供销社弄回来的染料,把布浸在搅了染料的水里泡几个小时,拿出来漂干净晒干,不过洗不了几水就褪色。再就是到集市上去弹棉花,准备给全家人做过年的新衣服或铺新被子。小孩子还在上学,放学了就去放牛,扯猪草。

忙乎一阵子到月中旬就开始置办年货了,虽然东西不多,但样样都得有点。放寒假了,拿了成绩单就像野马出笼,连蹦带跳忘乎所以,最好还是得个奖状回来,这样有点面子也好给大人一个交代,不过奖状不是人人都有的,基本得奖状回来的都是穷人家的孩子。

第一项年货就是打糍粑,生产队种的糯米不是很多,就那么几块土质比较好的田,打下来的米也只够每家打糍粑和磨汤圆。村上有个专用的打糍粑的石甋窝,外方内圆,一百多斤重,还有一套专门抬它的杠子和粗麻绳,一家一家打,从村那头一直轮流抬到村这头,这家熟了那家就开始蒸,都打完了最后一家就把一套家把式收起来送到队屋里放好,来年再用,有的用完了干脆把这甋窝放在门口做猪槽,反正也拱不坏。

供销社排队

将这东西洗干净稍擦点油,糯米用樽蒸好,整樽都上气了,揭开木盖,一吹,气孔呼呼的就熟了,大的樽有两尺多深,插孔的筷子半人长,蒸时锅里要不断加水,不然锅会烫坏樽的下口。搬樽得大力士,一口大樽檽米几十斤,还得利索点,趁热,想吃的赶紧盛上一碗半碗,搁点糖,反正一年一回,年前这段一直野菜煮胡萝卜的,先尝尝鲜,然后整个直立反扣在窝里,再拔出樽来,马上两个或三个人拿着把棍转圈不停的捅,一直打到把棍粘在糍粑上很难抽,打软绵打粘乎了,停,赶快整个抠出来,也要点水平,粘在窝上不容易抠,拿一条烫过的热乎毛巾顺窝边,边扒边插,然后一整块全部抱出来,放在洒有糯米粉的簸箕里,赶快挤压,做成形状,等一晚上,糍粑凉了,再用刀开口,一条条切,再切成一片片,有点费劲,刀背要用毛巾包着,有时还要加上棒槌帮忙,不然手掌受不了,嘴馋扛不住的就开始吃,一天几块,吃完为止,不过吃完了别人家还有还在吃时又欠一口。

第二要准备的是重头戏:生产队杀猪和取鱼,基本一样一天,头一天叫好屠户,亲戚熟人,一天解决把肉分光,按工分,工分少的缺粮户可就惨了,得拿钱出来,拿不出来就找余粮户对,就是找自己房份亲点的关系好的的家抵账,先借着把肉拿回去再说,过年要紧,来年再还,劳力少的人家总是要低三下四的憋气求人的。猪杂猪头肉就抵给屠户带走做辛苦费。最开心热闹的是生产队取鱼,一般每队也就是一两口当家鱼塘,队长先联系好捕捞队,捕捞队来了,全村男女老少都喜欢去看捕捞,尤其是到收网的时候,鱼成群结队跳出水面,拼命乱蹦,那种壮观喜悦场面谁都愿意看,指指问问,吵吵闹闹,喜笑颜开,收获满满。大家都估摸着今年的鱼能取多少,有哪些品种,最大的是什么鱼,多少斤?该分给哪家。老把式们抽着烟,蹲在一边估收成,基本八九不离十。有喜事娶媳妇和嫁姑娘的人家优先,可以跟队长讲好要预订多要多少鱼。捞起来的鱼都挑到队屋门口稻场上摊开摆好,先搭配一下,然后家家户户拿着蛇皮袋抓阄排好队,保管称秤,会计记账,公平点的老*员在一边搭配,大的搭个小的,白鲢搭个花鲢。鲤鱼是上色货,过年吉祥,鲤鱼跳龙门,来年好收成。

妇女们这几天都在赶制新鞋新衣服,保障大年初一全家都能换个新。

接下来就是打豆腐了,打豆腐都是在小年前后,我们那里是腊月二十四过小年,其实过小年没什么好吃的,都要留着过年那天和春节期间待客,最多就是煮两个鱼头,也很不错,就是晚上在灶台烧火口插上三炷香,点一个煤油灯,算是过小年,做做样子。豆腐也是一家家打的,头一天把黄豆泡好,也得一小斗盆,磨浆之前要用手和长把瓢搅和,换清水。把磨抬回来,磨起来很快,家大的也用不了半天,把浆过滤,豆渣舍不得喂猪,那是要留起来做菜的,豆浆烧热点明矾,豆腐脑也就出来了,得来一碗,特别香,个个都有份。老豆腐煮白菜,已经是很美味,土房土屋土设备土锅土灶,满屋豆腐香。

大的食品基本上备齐,莲藕也分了,家家都有,最关键的一道程序来了:食品深加工,让有限的原料制作出更多的菜品。二十五或六,一家人得忙乎一整天,最好天气好,不然屋子里摆不开。筛子簸箕,门板大桌子统统用上,豆腐有三四种制品:园子,方块,我们叫炸豆腐,还有诋子,也就是用豆皮夹豆腐切成的长薄块,光豆制品半天还很赶忙,下午要准备的就是藕夹,滑肉和划鱼。划鱼是我们那一带工艺最精细而且独有的特产,全国只有我们那里会做而且超级美味,用美味绝伦形容都不为过,比鲍鱼澳龙鱼翅象鼻蜯都要好吃。原料不贵,普通的家鱼,以大白鲢为主,将鱼洗净,鱼头切下来,去掉鱼鳍,顺主骨将鱼一分为二,去掉肚骨,剩下的用刀尖顺着将鱼肉刮下来,一点点慢慢刮干净,直到鱼皮,鱼分得多,就多弄几条,一般七八斤的白鲢三四条,将所有鱼肉都刮下来集中到盆里,一定要干净,过年的,很讲究,手也得清洗干净。没有鱼刺,将鱼肉倒在砧板上,用两把刀一起交错轻轻的快节奏的剁,来回数次,鱼肉会不断细化往外挤到边沿,用刀招一下,多翻几次,一直剁到鱼肉很细很滑,手摸着没砂粒感像哈利油的感觉,得一两个小时。接下来就是打鱼鲹,将剁好的鱼肉装进盆里,稍加温水,侧起盆用一只手把住,另一只手将鱼肉不停的像机械般打扇,功夫来了,打到什么程度最好?各人感觉,当然越打长要有把握些,到鱼肉成为鱼浆,手腕要灵活,同一动作要打一个多小时。鱼鲹打好后稍放片刻凝固一下,然后按比例加入食盐,发酵粉,苏打,淀粉,温水,如果不想放长,还要加入姜蒜葱末和味精等佐料,搅拌均匀,再搅打一阵子,整个鱼鲹材料融为一体,然后用薄膜连盆包起来,放在太阳下加温发酵,没有太阳的时候,有时用棉被捂好,或放在温水里,发酵时间一般也得两个多小时,直到满盆鱼鲹像发面一样发起来,基本大功告成。没发泡起来的,炸出来的划鱼结实不太好吃。

过年时节

到了傍晚,随便弄点什么吃吃垫垫肚子,就开始炸了。将所有准备好的深加工食材都搬到灶台边摆放好,要细心,翻一样过年就不够。点火倒油,油是生产队分的,早就计划预备好过年炸东西的几坛油,每年多少基本有数都差不多。母亲毛巾包着头在灶台下烧火,父亲炸,用捞网和锅铲有条不紊地将炸好的园子炸豆腐滤油后倒进筛子和箩筐,我们不准靠边。

兄弟五个都没有睡着,就等吃划鱼,习惯了,后来父亲每年先炸一锅划鱼我们分吃了才都去睡觉,不然都睡不着。刚炸出来的划鱼又香又脆,里面的肉鲜嫩爽滑,十分美味,一辈子也吃不够,即使放冷了,也可以直接吃。煮着蒸着下面条都好吃。现在父亲不在了,我也按照当年的记忆摸索出来了这套工艺,自己也能照着做出来,不管在哪里过年,也要卖几条鱼尽心尽力做好这道菜,才有家的感觉,不过味道有时还是差一些。

第二天就将所有炸品和腌好的腊肉用线穿好,挂在外面晒,富厚家和穷家一看就一目了然,腊肉膘厚的,炸品挂得多的家事肯定稍好是余粮户,炸品少的腊肉膘瘦的肯定是缺粮户。

到二十八九,遇上的熟人见到第一声就问:“年可都办齐了?”困难点的家长总会低头敷衍:“不齐也得齐呀,没什么好办的,年年就那样。”

生产队队屋和榨坊都锁门了,牛会安排专人看管,大人们一年最悠闲的就这两天,到集市上补点葱姜大蒜酱油,卖些香蜡纸炮,儿童们有时去买几张年画,连对联挂门签一起带回来。回来还有美事,试一下过年的新衣服,要是年成不好,实在没有新的,计划穿老大的旧衣服过年,那可要嘴撅得老高,这个年一点也爽不起来,老人会尽其所能换新的。

天天等,天天激动,等了一大年,激动了十几天,不是等春晚,那时候还没有春晚,就等除夕夜那顿丰盛的年夜饭。大年三十,早上很早就起来了,激动得睡不着,今天的日子要按秒结算,因为过了今天,明年不知道什么时候。刷牙是没有的事情,个个都是黄牙齿,也不觉得臭。该放牛的放牛,该扯猪草的,一篮子满了就可回来,至于是油菜是野麦是偷的是抢的,是家的是野的,都不管,满了猪能过年就行。回来把所有的桌子椅子板凳都搬出去,到塘里去挑水,用抹布各个都洗干净,各个地方要洗到,冲干净,要敬神敬祖宗的。完了找个长木棍或竹竿,头上绑好草把,家里黑古溜湫各个地方都扫到,扬尘蜘蛛网都扫下来,地底下虽然是土有坑有洼,也得扫干净。完了没?去找个梯子来,把旧年的门对联清干净,用水,用刷。下午了,再煮一盆米糊,准备贴对联。

家家户户都归窝了,下午家家户户都贴对联了,没有任何人走动,叫花子也不要动,不然明年接着讨饭。收拾干净了,年画也贴了,对联也贴好了,看上去焕然一新,坐在家里好像又是一番景象,好不怡然。这时父母才动手,开始烧年夜饭。把鸡慢慢赶进鸡笼,把猪先喂好叫它别闹,要过年,嘱咐关在家里的狗:过年了,你也大一岁,要听话老实点,要不老人遇上你忘记办的事,就说嘱咐狗子过年也没用?

顺序大概是这样:先将蒸好的半生饭用酒盅和上斋饭,酒盅要清洗干净,热水烫过,粘点水,两个相同的酒盅舀满饭对着一扣,扒掉一个,成了酒盅上面一个圆满的倒酒盅饭,要饱满,饭缺损不吉利,而且一次成活没有重来的。所以当家的人格外慎重,有时相隔一年还是要出错,运气不好只有认。好不好都拿到神台上,斋饭和好了,再炒三个菜,一个肉,一个全鱼,一个豆腐,摆在大桌上,六套碗筷,六个酒杯,一壶酒,一条板凳,背靠神台,然后贴门神,关门,先点蜡烛,再用蜡烛点燃三炷香,香烧着插好,插在神台正中间香台上,到门外放一饼鞭炮,告诉天底下,我过年了,满房的祖宗都回来过年,满村一家接一家放鞭炮,远处临近的村子也不间断传来鞭炮声,都过年了。关上门,用纸媒子从蜡烛上度燃绕过大桌子到下面香锅里,再拿着纸钱换班接着烧,边烧边磕头,在大桌子下面,对着香纸盆,对着盛有贡品的大桌子,对着神台,每人磕六只响头,我们边磕头,母亲就在旁边低声念叨:满房的祖宗都回来过年,保佑儿们狗头狗脑,长大成人,学习进步,来年风调雨顺。桌子上酒要过三巡,就是每杯酌酒三次,顺序不能有差错,进门右为大。进贡仪式结束,满屋都是纸钱灰,主人上来将桌子上吹一遍,然后收掉贡品,六个饭碗都折一个碗里,明天让鸡过年,六个酒杯酒泼洒在神台下面,示意祖宗喝了。把满屋的纸灰打扫一下,开始过年。

神台上香和蜡烛,还有罩子灯盏,照得满屋红彤彤的,新贴的年画也增添了新年气象,把四条板凳摆起来围满,碗筷重新摆满,第一道菜藕夹,紧接着都上来了,父亲炒,母亲烧火,到了上来一大半,父亲就叫母亲来一起过年,掉到地上的筷子勺子不要捡,过年捡东西来年会穷的,重新拿,父亲一个人烧,整个汤菜都上来了,父亲也脱下围裙,也座到席上,自斟自饮。大蒜口条,辣椒猪耳,园子,水煮划鱼,母鸡汤,牛肉汤,银耳红枣汤,红烧鲤鱼,肉烧茨菇,瘦肉胡萝卜汤,红菜苔,大约十个菜,大盘大碗,一年了肚子总是空闹闹缺油,今晚吃个够,慢慢吃饱,但不能撑的。再难,一年上头,七拼八凑,年夜饭还是可以吃饱的。吃饱喝足,但不许下席,要等一家人都吃好了,才能散席撤板凳。

父亲过年必喝点酒,等他好了,散席收拾碗筷,今年的酸甜苦辣是好是坏到头了,席散了,下面就是明年了。

换一巡香,在门后面贴上开门大发,就可以开门了。但是不许到处跑,还有的没吃年夜饭,到处都是鞭炮烟雾。

开门迎新年,特别舒爽。

1
查看完整版本: 故乡,您多么失望,我多么忧伤四